人脸识别不光能解锁手机、抓逃犯...
它甚至还可能检测出你是直男还是Gay?
☟☟☟☟☟☟☟☟
两名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
开发了一套神经网络算法,
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来判断出人的性取向,
且该算法的测试结果准确率极高。
这俩人分别是斯坦福的Wang和Kosinski,
前者曾经是谷歌的技术狂人,
后者是大数据专家和心理学家。
首先他们爬取了某婚恋网站的会员信息,
收集了大量男、女、弯、直 的面部信息,
作为食物喂给算法。
算法会识别这些人脸的面部信息,
同时和他们的性取向进行匹配,
两位科学怪蜀黍会不定期对AI进行“调教”,
来提高AI识别的准确率。
还别说,AI在性取向识别方面
还真有与生俱来的天赋,
当把一张直男照片和一张
gay的照片同时放在AI面前时,
AI有81%的概率识别出gay,
如果把每个人的照片增加到5张,
AI识别的准确率会飙升到91%。
一般来说,男同性恋者下巴较窄,
鼻子较长,前额较大,脸部毛发较稀少。
女同性恋者则相反,
她们的脸部比女异性恋者更像男性脸部,
下巴较宽,前额较小。
在该研究被《经济学人》报道后,
两人遭到了来自网友和学界的口诛笔伐。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Alexander Todorov
当时质疑该研究存在严重缺陷,
因为通过比较数千张照片而成的算法模式
可能与面部特征无关。
另有 Google 的两位 AI 研究人员
也认为:该算法可能会对检测者的妆束、
胡须或者眼镜等特征做出回应。
很快,Google研究团队对这一争议研究
进行了二次调查。Google团队发现
同性恋与异性恋存在自拍方式的差异
“直男倾向于低角度自拍,使得
下巴变大,鼻子缩短、
额头变小、笑容变少”,
这样的角度强调了其主导地位。
因此,他们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主要
与文化而不是脸部结构有关。
此外,Todorov 还指出,
人们在约会网站上发的照片,
投射出很多非人脸的特征。比如:
(二营长,把老子的意大利炮端上来)
Kosinski 承认他的机器学习系统检测到了这些不相关的特征,但他还是坚持认为,人脸与心理之间存在联系,即便它们对人眼是不可见的,但现在随着机器学习的进步就可以感知到这种连接。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汯汯觉得AI鉴别性取向,对隐私保护的冲击还是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