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你是否容易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与经历?还是更倾向于保持情感距离?你是否难以吐露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悦、目标或失望?研究表明,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自身的幸福感密切相关。早在65年前,加拿大心理学家辛尼·吉拉德(Sidney Jourard)就已提出“自我表露”这一概念。如今,人们将其称为“透明度”,尤其是在商业领域。正如吉拉德所言,我们向他人展现自我的程度,对我们的社会关系及个人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有趣的是,人格与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都未曾在其著作中深入探讨这一主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核心议题一直是性压抑。他的早期同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主要关注我们与生俱来的对掌控感或权力感的需求。至于20世纪该领域三巨头中的第三位人物卡尔·荣格(Carl Jung),他对理解我们向他人表露自我的能力则更不感兴趣。尽管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宗教经验的种种》中对多种宗教体验进行了精彩论述,但亲密关系也非他的研究重点。至于美国著名的行为学家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及之后的斯金纳(B.F. Skinner),他们的理论主要基于对实验室老鼠和鸽子的实验研究,显然很难揭示人类的情感亲密!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心理学界在健康的亲密关系这一主题上仍存在巨大的概念空白,而辛尼·吉拉德完美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获取完整内容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