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学研究的奇妙世界里,当光被“挤”进极其狭小的空间时,往往会展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特性。近日,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领域的一支精英研究团队,在光操控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纳米级声控光调制技术,通过声音实现了对光的精准操控。
传统观念中,光与声音似乎是两个毫无关联的领域,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却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他们将光线限制在仅有数纳米宽的微小间隙内,利用声音的振动特性,实现了对光颜色和强度的精确控制。
虽然利用声音操纵光并非首次被提出,但斯坦福大学的这项技术却具有显著的优势。相较于传统方法,它更加小巧、实用且功能强大。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声波具有极高的振动频率,每秒可达数十亿次,这使其在光操控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声波产生的原子位移却极其微小,大约比光的波长小 1000 倍。
为了放大声音的微小效果,传统的声光设备不得不设计得更大、更厚,这在追求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纳米级世界中显得格格不入。研究人员形象地指出:“在光学领域,大等于慢。”这意味着传统设备在处理光信号时速度较慢,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对高速、高效的需求。
为了克服传统技术的局限,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了一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科学原理的新设备。该设备的核心结构由一个薄薄的金镜和一层仅数纳米厚的橡胶硅基聚合物组成。研究小组能够精确地制造出厚度在 2-10 纳米之间的硅树脂层,而与之相比,光的波长从头到尾几乎达到 500 纳米,这种巨大的尺寸差异为光在纳米级空间内的操控提供了可能。
在硅胶层之上,研究人员沉积了一组 100 纳米的金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宛如金色的沙滩球,轻盈地漂浮在镜面“海床”之上的聚合物“海洋”中。纳米粒子和金镜相互配合,能够聚集并聚焦光线,将光进一步缩小到纳米级范围。
为了引入声音的振动,研究人员在设备侧面安装了一种特殊的超声波扬声器。这种扬声器能够以每秒近 10 亿次的速度发送高频声波,这些声波如同汹涌的海浪,沿着纳米粒子下面的金镜表面快速传播。而具有弹性的聚合物则像灵敏的弹簧一样,随着声波的经过,纳米颗粒会上下摆动,不断地拉伸和压缩。
当研究人员将光线照射到这个精妙的系统中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光被压缩到金纳米粒子和金薄膜之间的振荡间隙中,尽管间隙的大小变化仅为数个原子的宽度,但这微小的变化却足以对光产生巨大的影响。间隙的大小决定了每个纳米粒子共振光的颜色,研究人员只需通过调制声波,就能够轻松地控制间隙的大小,进而实现对每个粒子颜色和强度的精准调控。
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超薄显示器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它们将以更加轻薄、便携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新型全息 VR 头显也将变得小得多,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逼真的虚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