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心理学家克勒的生平与贡献有哪些呢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15

心理学家沃尔夫冈·克勒(Wolfgang Köhler,1887-1967)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的奠基人之一,与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并称为该学派的“三巨头”。

他的研究对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动物心理学和知觉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克勒的生平

1.早年经历(1887-1913)

1887年:出生于爱沙尼亚的雷瓦尔(今塔林),后移居德国。

1909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卡尔·斯图姆夫(Carl Stumpf)(现象学和听觉心理学先驱)。

1910-1913年:在法兰克福大学与韦特海默、考夫卡合作,共同发展格式塔心理学

2.特内里费岛的黑猩猩研究(1913-1920)

1913年:克勒被任命为普鲁士科学院加那利群岛(特内里费)的猩猩研究站主任。

一战爆发(1914):由于英国封锁,他被困在岛上,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著名的黑猩猩问题解决实验

1917年:发表《猿猴的智力(The Mentality of Apes)》,提出“顿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理论,挑战行为主义的“试错学习”观点。

3.柏林时期(1920-1935)

1920年:回到德国,接替斯图姆夫成为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主任。

1920-1930s:格式塔心理学进入黄金期,克勒研究知觉组织原则(如“闭合律”“相似律”)。

1933年:纳粹上台后,他公开反对种族主义心理学,1935年被迫辞职并移居美国。

4.美国时期(1935-1967)

1935年:受聘于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继续研究知觉和认知。

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APA)杰出科学贡献奖。

195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7年:在新罕布什尔州去世。

二、克勒的主要贡献

1.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反对构造主义(Wundt)行为主义(Watson, Skinner)的“元素分解”方法,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提出知觉组织原则

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相似的元素被归为一组。

接近律(Law of Proximity):靠近的元素被看作一个整体。

闭合律(Law of Closure):人脑倾向于填补不完整的图形。

连续律(Law of Continuity):视觉倾向于看到平滑连续的线条。

2.顿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

通过黑猩猩实验发现,动物(如猩猩)能突然理解问题解决方案,而非仅靠试错。

经典实验:猩猩如何用箱子叠高或棍子够香蕉。

结论:学习是突然的认知重组,而非渐进强化。

3.物理格式塔理论(Physical Gestalten)

提出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有相似的组织规律(如电场、磁场)。

认为大脑活动也遵循场论(Field Theory),神经活动会自组织成整体模式。

4.反对行为主义

批评华生(Watson)斯金纳(Skinner)的“刺激-反应”模型过于机械。

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和知觉中的作用,为后来认知心理学奠定基础。

三、影响与遗产

认知心理学:克勒的“顿悟”和“整体知觉”影响了皮亚杰、布鲁纳等认知发展理论家。

神经科学:他的“场论”启发了后来的神经网络研究。

教育心理学:强调理解而非机械记忆,影响建构主义教学。

人工智能:格式塔原则被用于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

克勒的贡献不仅限于心理学,他的思想渗透到哲学、艺术、设计(如包豪斯学派)等领域,至今仍是认知科学的重要基石。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ftQl1SDpVLJ2SQgZc6dXr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