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鸟事一堆》,识鸟秘籍大揭秘

▲《鸟事一堆:鸟界戏精观察报告》,马特·克拉赫特 著,訾雪梅 译

[前记:这是一本实用手绘观鸟入门手册,直观介绍鸟的身体构造、典型样貌和习性以及分布地区。马特·克拉赫特(Matt Kracht)对分布在全球六大洲的鸟类进行了个性化的分类描述,介绍了59种世界各地不同的鸟类。每一篇文章中,都包括了鸟类的基本信息(如拉丁名、分布地区),用诙谐风趣的语言对这些小鸟进行了科学、简短而有趣的特性介绍,还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每只小鸟充满特色的叫声、迁徙模式和性格,精心设置了配对游戏(让读者看过之后还能考察自己是否真的学会识别这些鸟儿)、鸟类描述清单、如何识别鸟类的提示(例如,仅仅通过观察鸟的眼睛,就能获取不少信息)。作者虽“毒舌”,但观鸟的规矩从不忘,堪称科学严谨与冒犯艺术的双重狂欢。]

如果询问科学家鸟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们很可能会试图向你大谈“动物地理区划”。和多数科学知识一样,“动物地理区划”相当准确,但枯燥乏味,还有点自鸣得意。而且,它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当你的科学家朋友没完没了、滔滔不绝地谈论动物系统发育关系的量化,并使用诸如“进一步阐明现象”之类的术语时,你完全可以神游天外,想想愉快的事情。他们这些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家伙,忙着享受自己声音的魅力,根本没注意到你早已目光呆滞。其实,你需要了解的就这些:

根据动物的差别和分布,动物地理学家在全球划出了六七个动物地理界。

就这些,真的。

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我可以简单讲一下。19世纪有许多科学家就这些区划争论不休,1876年,英国探险家和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赢得了这场乏味的书呆子竞赛,所以我们现在都得称他为生物地理学之父,并参考他划定的动物地理分区。[对不起,路德维希·卡尔·施马达(Ludwig Karl Schmarda),您的著作《动物的地理分布》(Die geographisdne Verbreitung der Thiere,1853年)是一次出色的尝试,但在生物地理学家看来,您可以把它收起来了。]

如今,这些动物地理分区分别称为新北界、新热带界、古北界、非洲热带界、东洋界和大洋洲界——不过,当华莱士命名它们时,非洲热带界被称为“埃塞俄比亚区”,东洋界则被叫作“东方区”,而大洋洲界仅被简单地称为“澳大利亚”。我知道,这很乱套。我想,那是个不同的时代吧。有点像你祖父讲故事时,开头总是说:“你知道,我不是种族主义者,但是……”

尽管华莱士及其生物地理分布在19世纪的科学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但其生物地理区划毫无文化内涵,在本书中,我们暂且跳过吧。

我发现,按鸟类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并简单识别它们的大致分布范围的做法更有用。这个分布范围是我基于非科学家对这个星球的已知信息所设计的区域系统来划分的,包含数个大洲。

我称之为“全球主要鸟类区划”,其实相当简单,就算你没有系统发生学的硕士学位也能理解。不客气,不用谢。

……

获取完整内容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_AiIF54oiNHIaFpxghDgf7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