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融煤 赵志伟/摄
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天宇上演一次壮观的月全食,这是等待近3年后,我国公众再次迎来“红月亮”。
9月7日23时30分,宾川县城夜色正浓,广播电视发射塔下,无遮挡的天际线与矗立的发射塔形成独特前景,是观测月食的绝佳点位。从此时到8日凌晨3时50分,我蹲守近四小时,记录天宇上演的“红月亮”奇观。
8日0时30分左右,月食初亏如期而至。原本圆如玉盘的明月东侧边缘,突然泛起一丝暗影,像被无形的手轻轻啃噬。此时的宾川夜空澄澈如洗,热区干燥的空气让月光毫无阻隔地洒下,远处村落的零星灯火与塔顶遥相呼应,为观测增添了几分人间暖意。
1时30分左右,食既时刻来临。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夜空骤然暗了几分,全食阶段开始,月亮呈现暗红色或铜红色,即所谓“血月”。令人惊叹的是,原本银白的月轮并未消失,而是逐渐被“染”上暗红色——从最初的淡粉,慢慢加深为橘红,最终定格成深邃的“血月”。
据天文知识科普,“红月亮”并非月球本身变红,而是地球大气层将太阳光中的紫、蓝、绿等短波光线散射,仅剩红色长波光线穿透大气层照射到月球表面,再反射回地球形成的视觉效果。此刻,暗红色的月亮悬在广播电视塔顶端,塔架的钢结构轮廓与朦胧月晕相映,形成一幅科幻感十足的画面,快门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网络图片
施礼元/摄
施礼元/摄
2时10分后,食甚阶段到来,“红月亮”达到最盛,此时“血月”颜色最为浓郁明显,整个月面呈现出均匀的暗血色,边缘却透着一圈淡淡的金光,仿佛被镶上了金边。远处的鸡足山剪影隐约可见,城区的万家灯火汇成一片灯海,而“红月亮”正悬于这片光影之上,美得令人屏息。
2时50分后,复圆过程缓缓开启。“红月亮”的西侧边缘开始泛起银光,暗影一点点褪去,如同潮水般慢慢收缩。随着时间推移,月球的银白色区域越来越大,暗红色则逐渐退守东侧,只在边缘残留一丝淡红,仿佛还未从“红月亮”的余韵中醒来。
凌晨3时50分,月球走出地球本影,恢复满月的圆亮形状(复圆)。我收起设备,从初亏时的“月牙初现”,到食甚时的“红月映铁塔”,再到复圆后的“玉盘重生”,尽管设备不专业,效果不尽如意,但这些影像不仅定格了天文奇观在宾川的壮美,更将宾川夜空的独特魅力,传递给了更多人。
图文/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李丹
审稿/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