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宽

2025年9月2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获悉,在近日举办的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世界大会期间,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与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并接待了日本京都研究院参访,在拓展国际合作版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中关村品牌的全球影响力,标志着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的国际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全球科技园区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IASP2025世界大会吸引了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园区、领军企业及政府机构参与,为国际创新资源对接搭建了多元协作桥梁。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作为北京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大会中全面展现了在产业服务、生态构建等方面的专业实力与标杆价值。

其中,在合作实践层面,大会发布《IASP2025北京中关村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合作倡议》,为全球园区协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会上,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与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正式签约,双方将聚焦企业跨境落地服务、联合技术研发、国际市场拓展、园区运营管理经验互鉴四大方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跨境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助力中韩科技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创新网络。同期,日本京都研究院一行实地考察园区,围绕园区运营、企业服务、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中日科技园区协作奠定基础。

据介绍,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总规划面积达45万平方米,重点布局智能装备、能源电力、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四大核心领域,致力于构建覆盖工业互联网网络、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等七大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2024年11月园区一期正式开园以来,产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目前已引进49家优质科技企业,初步构建起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依托绿色智慧园区建设、政策红利精准释放、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优越区位交通条件等优势,园区的国际合作版图不断扩大: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下属机构入驻园区;巴西、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科技创新企业代表团,以及OPC基金会、国际大学创新联盟(IUIA)等国际机构,也先后赴园区考察调研并推进合作落地。

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区域政策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石景山区创新推行“一产业一链长”工作机制,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培育方向,系统推进产业生态构建与链式协同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将进一步依托自身产业、政策与区位优势,深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一方面持续深化与海外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的合作,为中国科创企业“走出去”搭建国际通道;另一方面将继续总结园区建设经验,为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智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张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9GTeFQRj_iVx7jY-dq5TjV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