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综合知识涵盖历史、科技、经济、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既是得分点也是易错点。今天精选5道经典题目,搭配深度解析拆解考点,帮你快速夯实基础、提升解题能力!
题目1:
下列关于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战国青铜冰鉴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B.在常压环境下,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
C.天然冰中水分子结合是按六方晶系规则排列起来的
D.用电灯的强光照射冰,其外部会融化出现雪结晶的形状
题目解析:
A项(正确):1977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青铜冰鉴,是兼具储冰、温酒功能的青铜酒器——夏季将冰放入鉴内夹层,可冷藏食物酒水,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B项(正确):常压下,水在0℃凝固成冰时,水分子会形成疏松的晶体结构,导致体积增大约1/9,这也是冬季水管结冰易破裂的原因。
C项(正确):天然冰属于晶体,其水分子遵循“六方晶系”规则排列,这种结构决定了冰的硬度、密度等物理特性,也是雪花多呈六角形的根源。
D项(错误):电灯强光照射冰时,热量会穿透冰层引发内部融化,融化后的水分子重新结晶时会形成类似雪结晶的“冰花”;冰的外部因与空气接触,热量易散失,反而不易融化出结晶形状。
参考答案:D。
题目2:
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很多思想家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四位被后人尊称为“圣”。下列关于儒家四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颜回被尊称为“述圣”,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C.曾子被尊称为“宗圣”,相传著有《大学》
D.孟子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题目解析:
儒家“四圣”通常指“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各有明确尊称与定位
A项(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打破“学在官府”传统,开创私人讲学,倡导“仁义礼智信”,被后世尊为“至圣”(全称“大成至圣先师”)。
B项(错误):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以好学、仁厚著称,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后世尊为“复圣”;而“述圣”指的是孔子之孙子思(孔伋),他上承孔子中庸思想,下启孟子心性之学,是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人物。
C项(正确):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修齐治平”等思想,相传编撰《大学》,其孝道观与修养论影响深远,被尊为“宗圣”。
D项(正确):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提出“仁政”“性善论”,与孔子并称“孔孟”,南宋后被尊为“亚圣”。
参考答案:B。
题目3:
2024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8167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出口7442亿元,增长94%,进口10725.4亿元,增长18.7%;服务贸易逆差3283.4亿元。下列有助于缩小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举措有:
A.对欧洲等外国人入境实行免签政策
B.支持鼓励中国游客到国外旅游观光
C.引进含有国外先进技术的成套设备
D.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到国内创业就业
题目解析:
服务贸易逆差指“服务进口额>服务出口额”,缩小逆差需聚焦“增加服务出口”或“减少非必要服务进口”:
A项(正确):对外国人实行入境免签,能提升入境便利性,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消费。外国游客在华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均属于我国“服务出口”,直接增加服务收入,有助于缩小逆差。
B项(错误):鼓励中国游客出国旅游,会增加我国居民的境外消费,属于“服务进口”增加,反而会扩大服务贸易逆差。
C项(错误):引进国外先进成套设备属于“货物贸易进口”范畴,与“服务贸易”(如旅游、金融、运输等无形服务)无关,对服务贸易逆差无直接影响。
D项(错误):吸引外国人来华创业就业,可能增加国内服务供给,但也可能伴随其对国外高端服务(如技术咨询)的需求,并非“明确扩大服务出口”的举措,对缩小逆差效果不明确。
参考答案:A。
题目4:
以下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
B.2020年9月21日,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一颗卫星
C.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
D.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2020年11月10日和11月9日结束月夜休眠,迎来第24月昼
题目解析:
A项(正确):2020年6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B项(错误):2020年9月21日发射的海洋二号C星,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该监测网的“首颗卫星”是2018年发射的海洋二号B星,二者协同实现海洋动力环境的高精度监测。
C项(正确):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其主要任务是发射我国空间站舱段,此次首飞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建设空间站)的序幕。
D项(正确):月球昼夜周期约28天,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需在月夜休眠避寒。2020年11月,二者先后结束休眠,迎来第24月昼,持续开展月球背面探测任务。
参考答案:B。
题目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列古语没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C.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
D.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题目解析:
A项(体现):出自《庄子・齐物论》,意为“天地与我一同存在,万物与我浑然一体”,核心是“天人合一”,直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B项(未体现):出自《周易・系辞传》,意为“天地最大的德行是孕育生命,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就是‘易’”,强调的是“天地孕育生命”和“万物变化规律”,未涉及“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
C项(体现):出自《荀子・王制》,主张“草木生长旺季不进山砍伐”,倡导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是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符合和谐共生理念。
D项(体现):出自《吕氏春秋》,以“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反面案例警示“不可过度索取自然”,强调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