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讲个鬼故事:人工智能时代要来了!

来源丨喜马拉雅FM中信书院制作的精品课《今日简史|中信书院出品|骆新播讲》

编辑丨茂言

机器学习抢占工作,威胁or妄言

你想象过,2050年的就业市场是什么样子吗?人们普遍认为,机器学习将改变几乎所有的工作,从制作酸奶到教授授课都无法幸免。但谈到这项改变的本质及紧迫性,各家观点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只要10到20年,就会有几十亿人成为经济上多余的存在。但也有人认为长远看来,自动化的影响会为所有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繁荣。

那么,我们究竟是真的处于危险动荡的边缘,还是这只是歇斯底里的妄言呢?

这很难说。早在19世纪就有人担心自动化会造成大量失业,但至今这种情况从未出现。自工业革命拉开序幕以来,机器每抢走一项旧工作,也会至少创造一项新工作,而且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人工智能抢占认知高地,人类最后的优势瓦解

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次情况不同,机器学习将会让整个情况彻底改变。

人类有两种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过去,机器主要是在原始的身体能力方面得以与人类竞争,随着农业和工业迈向自动化,出现了新的服务业工作。这些新工作需要人类拥有独特的认知技能,包括学习分析沟通等,特别是必须理解人类的种种情绪。

然而,人工智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认知技能上超越人类,包括理解人类的情绪。然而,除了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之外,我们并不知道还有什么第三种能力能让人类永远胜过机器。

过去几十年中,在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让科学家能够破解人类究竟是如何作出各种决定的。事实证明,我们从选择食物到选择伴侣,都不是出于什么神秘难解的自由意志,而是数十亿神经元在瞬间计算出的可能性的结果。

优秀的司机、银行经理和律师对路况、投资或谈判交涉,并没有神奇的直觉,只不过辨识出了某些一再出现的模式,躲过漫不经心的行人,拒绝无力偿债的借款人和识破心怀不轨的骗子。

但同时,大脑的生化算法距离完美还有很长一段路,大脑会走捷径,会根据不完整的信息快速找出答案,而且大脑的回路也显得过时,整套机制适合过去的非洲大草原,而不是现在的都市丛林。

那个孩子会不会突然跑到马路中间,这个穿着西装的人是不是打算从我这一借到钱就消失了?那位律师的威胁是认真的,还只是想吓吓我,只要我们觉得这些情绪和欲望是来自某种非实体的心灵,计算机就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司机银行经理和律师!原因在于计算机怎么可能理解心灵,这种神圣的创造物。

人工智能不会比人类更有那种难以言喻的第六感,但如果说人工智能比人类更懂得计算概率和模式识别,听起来可信度就大了许多。如果这些情绪和欲望只不过是生化算法,计算机绝对可以把这些工作做得比人类更精确,更可靠。

人工智能真正的优势,人类无法企及

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侵入或破解人类在以往认为专属于人类的技能上打败人类,更拥有独特的非人类能力,使得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差异不是程度高低的问题,而是完完全全两回事。人类都是个体,很难将所有人彼此连接,从而确保他们都能得到最新信息。

相反,计算机并不是彼此相依的独立个体,计算机可以集成为一个单一的灵活的网络。我们面临的不是几百万台计算机和机器人取代几百万个工人,而是所有作为个体的工人都会被一套集成的网络所取代。

因此,讨论自动化的时候,不该把一位司机或医生的能力和一台自动驾驶汽车比较,该拿一群人的能力和一套集成网络进行比较。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把个体人类转化为计算机运算网络之后,就会失去个性化所带来的优势。如果某位人类医生作出了错误判断,并不会因此让世界上所有患者都丧命,也不会阻碍所有新药的发展。相反,如果所有医生都属于某一系统,一旦该系统出错,结果可能就极其严重。

如今,每年有将近125万人死于车祸,这些事故中超过90%是人为造成的。有人酒驾,有人边开车边看手机,有人疲劳驾驶。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12年的统计,全美致死车祸中有31%出于滥用酒精,30%处于超速,21%出于驾驶分心。

虽然自动驾驶汽车仍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局限性,也免不了会有些事故。但根据预测,如果把所有的驾驶工作完全交由计算机处理,将能够减少约90%的道路伤亡。换句话说,只要全面改用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就能少死亡100万人。

如此看来,集成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在不失去个性化优势的情况下,把连接性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关于主播:

中信书院,中信书院是中信出版社的官方电台。

本音频来自专辑《今日简史|中信书院出品|骆新播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两本书引发全球大讨论。四年前,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横空出世,颠覆了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认知。2016年,他的《未来简史》再度惊艳四座,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掀起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讨论的新思潮。现在,“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推出,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面今天关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问题和挑战。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28A1ROMR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