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2025上海—大别山医学3D打印与智慧医疗论坛暨第七届国际前沿技术与个性化医疗国际会议在六安举办。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医疗专家、教授300余人齐聚皋城,共探医学创新路径,共促区域医疗协同发展。
据介绍,本届论坛以“前沿技术”“临床转化”为聚焦点,围绕“医工合作”“凝练”“突破”为主题,邀请全国顶尖相关领域的医疗专家、教授等,分享各领域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旨在推动医学与工程深度融合、产学研医管协同创新,促进先进技术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助力大别山地区医疗高质量发展,加速前沿技术临床转化应用。
据了解,作为上海对口帮扶革命老区的重要医疗实践,两地医疗合作已结出丰硕成果。三年来,上海交通大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将“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带到老区,帮助提升12项专科技术能力,联合培养30余名专业医疗人才,为近5000名患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医疗服务。六安市19家医院与上海29家医疗机构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名医工作室等形式深度联动,让老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
近年来,作为全国医疗卫生事业领军城市,上海通过推广以医学3D打印为代表的先进诊疗技术,显著提升区域性疑难疾病诊疗效率。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六安市人民医院分中心成立,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开展医学3D打印技术的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应用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合作交流,已为近5000名患者提供三维重建等服务,覆盖多个临床学科,并初步建立组织工程等前沿研究体系。
活动现场,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结构—生物功能一体化的多孔钽植入物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基于医学3D打印技术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植入物研发与示范应用》举行启动仪式。并为以上两个项目团队代表及技术骨干代表颁发聘书,标志着沪六两地从“技术帮扶”向“联合攻坚”的医疗协作升级,进一步推动医学3D打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据悉,本届论坛的举办,既是对沪六医疗过往合作成果的总结回顾,更标志着两地医疗协同迈入“聚焦创新、攻坚突破”的新阶段。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沪六医疗合作,持续推进“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拓展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领域,构建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让更先进、更精准的医疗科技惠及更多老区患者。(记者 杨庆云 孙晓佳)
来源丨六安市人民医院 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
责编/姚迪 校对/毛婧婧 审核/尚辰 监审/单姗 张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