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球资源开发计划始于2004年探月工程立项,但实质性技术验证与工程化开发主要集中在2020年代,具体进展如下:技术验证阶段(2004-2020年)探月工程奠基;2004年启动的嫦娥工程(无人探测阶段)通过“绕、落、回”三步走,为资源开发奠定基础。嫦娥五号(2020年)首次实现月壤采样返回,为后续资源分析提供样本。
关键技术突破:2013年起开展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攻关,包括月面着陆、资源原位利用等,2020年完成无人探月阶段后转入载人登月与资源开发并行阶段。工程化开发阶段(2020年代至今)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2026年嫦娥七号将开展月球南极资源勘探,2028年嫦娥八号实施月壤3D打印、水冰提取等原位利用试验,2035年前建成科研站基本型。
载人登月与资源开发协同:2025年全面启动载人登月工程,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同步验证月球资源开发技术(如氦-3提取、月壤制氧)。深空资源开发规划:2040年前将实现月球、火星小规模资源开发,包括氦-3、水冰等战略资源的初步利用。
当前中国月球资源开发已从科学探测转向工程应用,通过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逐步构建“探测-开发-利用”的完整链条。曾经只是构想,如果变为现实,科研人员每天都在努力攻关科学技术,反复验证只为将来载人登月做准备。建立月球基地应该不是梦想了,已经有十七个国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有更多的科学家参与登月计划,未来人类必将政府月球,甚至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