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登月的进展又有了新的突破,一辆由加拿大航天企业Canadensys Aerospace开发的月球车,目前正在进行组装与测试。
这辆月球车将成为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在2029年发射,目标直指月球南极地区。
这辆月球车重量约为35公斤,他的任务使命是:在月球表面寻找水源,测量月球表面的辐射水平,并验证登月设备是否能够熬过漫长的月夜。
众所周知,月球表面的温差极大,月夜温度可骤降至零下200℃,而白昼时期则能飙升到100℃。
这对于首次深度参与人类重返月球计划的加拿大航天公司而言,无疑是一项重要考验。
这家加拿大公司的CEO克里斯蒂安·萨拉伯格对媒体表示,这辆月球车是公司战略的一部分,对于推动人类走出地球,迈向更远更深的在太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外界而言,这项任务的象征意义显然更大,因为以目前美国登月进展而言,想在4年内就完成发射,并不现实。
用于登月的SLS发射系统迟迟没有交付,登月服研制推迟,星舰今年连续三次发射爆炸,直到第十次试飞才勉强成功。
今年美国的探月任务,美国发射的雅典娜号折戟月球,蓝色幽灵号勉强落月,也不过活了14天。
这一系列问题令NASA焦头烂额,再叠加预算缩减、管理混乱等问题,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可谓是一塌糊涂。
现如今,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已经把月球竞赛列为了航天重点工程,尤其是针对水冰资源的探测与争夺,更是视为头等大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初期,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了月球样本,分析结果显示月球是完全干燥的一颗死星。
然而,随着对于月球样本分析的深入,研究者们通过阿波罗月壤样本发现其中含有水分子的痕迹,轨道探测器也在月球表面探测到了水冰资源的痕迹。
水,不只是饮用于维持生命的保障,更是未来太空战略的硬通货。
在地球上,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在太空,因为缺乏水源,水的补给量、运输成本都是涉及到宇航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
地月之间距离长达30万公里,运输一吨水到月球所需的费用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而如果能在月球表面直接开采到水冰资源,并通过电解制氧分解为氢和氧。
这不仅将会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月球的认知,也将使月球从单纯的科学研究对象,转变为未来太空战略的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地。
无论是维持月表宇航员生命系统,还能制成火箭发射燃料,都意味着月球可能变身为深空加油站,成为人类探索火星乃至更远行星的中转站。
于是,中美等国家对于月球的争夺开始愈演愈烈,美国在本世纪初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希望借助该计划重返月球以维持其太空霸主的地位。
中国则在2004年发起了嫦娥工程,并通过嫦娥系列探测器稳步推进的多项任务,建立起了自己的登月体系。
如今,中国已经做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载人登月的目标,长征10号、揽月着陆器,以及新一代航天服的进展都非常顺利。
可以说,在月球资源技术储备以及战略互搏等各种因素交织的当下,月球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而中国正在悄然领先。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2020年,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签署了一项法律《保护人类太空的一小步法》,其中明确将阿波罗时代的遗迹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理由是,担心别的国家可能会破坏这些人类遗产!这些话语隐隐指向的就是中国,美国媒体甚至渲染称: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可能在某一天碾压掉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脚印。
然而现实真的如此吗?我国玉兔号的着陆点与阿波罗登月点相差甚远,根本就没有发生“脚印碾压”的事实依据!
这种担忧,其实更像是美国在失去月球绝对领先地位后的一种焦虑反应。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月球一直是美国独占的舞台,而随着中国真正具备登月能力,他们突然意识到“中国很可能在10年内击败NASA,至少赢得这场新太空竞赛的初期阶段”。
在今年年初华盛顿的一次商业太空会议上,一名国会议员,甚至设想了未来月球上可能会被中国人立下“不得擅入”指示牌的可能性。
这些夸张的想象,无一不反映出美国的深层焦虑,因为他们害怕在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中彻底输掉话语权。
这才是他们一再提出月球历史遗迹保护以及资源归属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
早在几年前,美国的谈判代表就曾主动找到中国的相关专家,探讨共同保护月球遗迹,尤其是阿波罗登月遗迹的可能性。
我国航天科技集团李洪波专家曾说,“当你强大了,就会有人来找你协调,之前是不会有人提这些问题的”!
在他看来,美国的态度转变正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已经变得强大,已然具备了登月实力,才迫使美国开始与中国协商事务。
所以说,美国所谓的担忧玉兔号月球车碾压阿姆斯特朗脚印,其实只是表象,真正的担忧在于月球资源与规则的主导权移位。
如今,中国的探月脚步越走越快,嫦娥4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着陆,嫦娥5号带回了月壤样本,成为了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3个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去年,嫦娥6号更是首次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13.5克月壤!美国一直没有得到这些“新鲜样本”,而我国却在月壤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新的研究成果,甚至推翻了阿波罗月亮研究对于月球寿命的推论。
距离2030年还有5年,我国已经做好了载人登月的规划,国际月球科研站深空合作也在加速,我国愿与全世界共同探索月球,并推进月球成为深空探测的前哨阵地。
这一系列的成就让美国倍感压力!正如一些美国航天评论家所言:“可能人类下一次登月现场听到的不再是英语,而是中文”。
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对月球的绝对控制力正在消减!月球资源归属以及规则的制定,已经不再由美国一手掌控,这就是现实。
美国的焦虑,不是在焦虑脚印会不会被踩掉,而是焦虑——中国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