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报》:尽管美国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仍保持领先地位,但中国也在打造核心竞争力,并在现代技术的关键领域形成垄断。例如,中国在电池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
据日本《日本时报》报道称,中国在对美谈判中找到了另一个筹码,尤其是在美国日益需要储能系统来支持数据中心和稳定电网的情况下。
中国的这些限制性措施将于11月8日生效,涵盖了广泛的电池供应链。其中包括用于储能的大型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以及电池制造设备。就所有这些技术而言,中国都拥有强大优势。
与此之前的限制性措施一样,新规要求企业获得中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证。这一制度允许中方选择性地利用出口作为施压手段。2025年前七个月,美国进口的大型锂离子电池中,约有65%来自中国。《日本时报》指出,这些电池无疑将受到新限制措施的影响。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能源消耗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储能在美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正因为在获得美国芯片方面受到限制而遇阻。而在美国,能源消耗正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发展的瓶颈。尽管近年来美国电池产量有所增长,但仍无法满足本国需求。此外,美国工厂仍然依赖中国,因为中国控制着全球约96%的阳极产量和85%的阴极产量。
《日本时报》指出,出口限制也可能影响中国电池行业。由于国内产能过剩,中国企业越来越依赖海外市场,中国准备如何实施新的出口限制措施目前还尚不明朗。《日本时报》最后写到,这些措施的严厉程度有可能将取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