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icon800名将军回国开会:只围绕一个对手,若与中国打,扩4倍产能。
这阵仗看着确实挺唬人,一副严阵以待、料敌以宽的架势。但作为中国人,我还是得说句实在话:“美国icon这是太小看我们了!”
美国现在总提扩产能,可他们好像忘了自己这些年的产业早就空心化了。多少年前就把中低端制造业往国外迁,本土剩下的要么是高端但产能有限的领域,要么就是得靠全球供应链才能转起来的产业。
就说军工生产吧,之前不就有报道说,他们造导弹的时候,有些关键零件都得从国外进口;连造军舰用的钢材,有时候都得依赖其他国家。真要到了打仗的时候,供应链一断,别说扩4倍产能了,能不能保住现有的生产节奏都得打个问号。
扩产能又不是嘴上喊口号,得有工厂、有熟练工人、有完整的上下游配套——美国现在本土的钢铁厂少了多少?芯片产业链都缺胳膊少腿,连汽车生产有时候都得卡壳,拿什么支撑军工产能翻四倍?总不能靠画饼充饥吧?
再回头看咱们中国,这几年全产业链icon的优势早就摆得明明白白的了。从最小的螺丝钉到大型客机icon,从芯片到军工需要的特种材料,几乎所有产业门类咱们都齐活了,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就拿之前疫情那阵儿说,国内多少民用工厂一夜之间转产口罩、防护服,效率快得吓人;换成军工领域也是一个道理,要是真到了需要动员的时候,那些造汽车的、造机械的工厂,转产造装甲车、造弹药的速度,绝对不是美国能比的。
而且咱们的产业链都在自己手里,不管是上游的原材料,还是中游的零部件加工,再到下游的总装,全在国内闭环,就算外面有什么变动,也影响不到咱们的生产节奏。这种韧性,美国想抄都抄不来。
更关键的是,美国根本摸不透中国全面应战、全员动员起来有多可怕。咱们中国人向来是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真要是被逼到那份上,从企业到普通老百姓,都会拧成一股绳。
工厂里的工人能加班加点赶生产,哪怕连轴转都愿意;科研人员能顶着压力搞技术突破,就算遇到难题也不会退缩;就算是街边的小店老板、普通的上班族,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出力——有人捐物资,有人当志愿者,这种全民一心的劲儿,是美国那种靠资本驱动的社会根本比不了的。他们总觉得靠钱、靠技术就能赢,却忘了打仗到最后,拼的不只是装备,更是人心和家底。
退一万步说,就算美国真能创造奇迹,把产能硬生生扩到4倍,那又怎么样呢?咱们中国本身的工业产能就不弱,再加上全产业链的韧性,他们扩多少,咱们就能跟多少。而且咱们的生产效率、成本控制,比美国有优势多了,真要比产能消耗,美国未必耗得过咱们。
更别说他们还想拉着其他国家一起围堵中国,那些国家自己的经济多少都依赖中国的产业链——有的靠咱们的原材料,有的靠咱们的市场,真要跟中国对着干,先倒霉的是他们自己的经济。到时候美国能不能凑齐人都难说,就算凑齐了,这些盟友怕是也不会真刀真枪地帮着干,最后美国还是得自己扛,想讨好处?怕是连本都得赔进去。
所以美军那800个将军开会琢磨的事儿,看着挺严肃,其实没摸到要害。他们以为扩产能就能解决问题,却没看到自己产业空心化的坑有多深,也没掂量掂量中国全产业链和全民动员的分量。真要是动真格的,美国怕是会发现,自己忙活半天扩的那些产能,在咱们中国的实力面前,根本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