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基于穿戴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医疗助力大健康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根据"健康中国2030"中国家的战略部署,今后的健康工作重点在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而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健康公平。

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慢病患病人数众多,基数很大,而且趋于年轻化,患病时间长,疾病防治的健康服务需求极大。根据2012年全国健康调查的数,我国成人中,超重肥胖的人口有3亿,高血压患者有3亿,糖尿病患者有超过1亿。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通常应该是

1.全方位管理,涉及饮食,运动,药物,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等内容;

2.经常性管理,需要长期和终身的健康管理;

3.生活化管理,需要融入日常起居饮食活动;

4.个性化管理,和临床治疗相比较,个体间生活方式差别更大;

而这首先要求实现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的日常化

目前,医护人员完成现有的临床诊治工作已显力不从心,每个患者的临床诊疗时间都很短,更说不上提供足够的健康监测,健康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因此,还需要充分发挥营养相关专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企业、个人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各方良性互动、有序参与、各尽其责。与此同时,引入移动医疗/健康新技术助推慢病健康管理也显得刻不容缓。

移动医疗/健康(mobile-Health,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低成本的手机及全球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明显为这种医疗概念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让健康和医疗服务唾手可得,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

移动医疗的主要优点包括:

1. 连接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实现连续自动健康监测,降低数据采集成本。

2. 计算机辅助下的多学科专家团队支持,实现快速健康评估。

3. 信息共享,“多对一”的个性化,生活化和精准的健康服务成为可能。

4. 实时通讯,提供来自同伴,家庭和健康管理人员的社会支持

5. 跨越时空限制,提高效率,降低健康管理成本,减少健康的不公平性。

“健康中国”2030中明确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发展汇聚营养、运动和健康信息的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APP),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前沿技术与营养健康融合发展,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营养健康电子化产品,…,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

但在目前的移动医疗/健康技术的目前的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健康管理的疾病预防的意识比较薄弱,用户对移动医疗/健康技术的兴趣不大,付费意愿不高,移动医疗发展市场动力不足。多数移动医疗APP开发者的目的是帮助别人,而不是因为市场。

2.移动医疗技术可能对现有医疗市场造成威胁,受到现有医疗体系排挤。软件商店通常是移动医疗类APP主要分发途径,而不是通过医疗机构处方,分发途径还比较狭窄。

3.智能穿戴监测设备还不完善,监测的指标种类和可靠性有待提升,

4.移动医疗专家决策系统里专家资源缺乏,健康数据的人工智能处理和功能还有待完善。

相信在“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引导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移动医疗/健康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移动医疗技术在健康管理中会更加普遍。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114A20B6A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