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原创 上城的核心资源究竟是什么?

内容导读

上城是杭州面积最小的城区。但地均GDP产出为全国省会城市最高,无疑是“螺丝壳里做道场”的高手和典范。在如此高的起点上,要更上层楼,必须要识清自己的核心资源及核心竞争力,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上城是杭州的原点(皇城根儿),一直以来是城市的中心(老城区)、门户(城站、南星桥)、客厅(湖滨)和阳台(江滨),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但同时,上城发展空间很小,只有18平方公里,是余杭区的1/68,也是市区各区中最小的一个区。尽管这样,上城2017年GDP超千亿,地均GDP产出为全国省会城市最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

上城已经制定了创“一流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区”,建“创新转型标杆区、文化传承标杆区、生活品质标杆区和社会治理标杆区”的更高目标。那么,在新的一年里,上城如何推进目标实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认为,关键是要理清上城的核心资源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在我看来,上城能够与其它城区相区别,具有独特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核心资源有三项。一是独特的文化,二是独特的空间,三是难得的流量。

Ⅰ. 独特韵味的南宋文化

南宋文化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峰,其精致、经典又时尚,到今天也不落后。南宋建都于上城,是上城之魂。上城应抓住这一大IP资源,以南宋定都临安880周年为契机,做好“文化+”的文章,如文化+产品、文化+人、文化+空间、文化+平台等,将上城发展成为南宋文化保护、传播、研究、交流、体验、发展、活化利用、衍生品销售的国际中心。

要向故宫博物院学习,努力将研究成果与人们生活需求相对接,使成果应用产业化,如开发南宋菜肴、南宋服饰、南宋茶艺、南宋歌舞、南宋器皿等衍生品,使南宋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南宋古都文化中心”品牌,使上城走向“精致之城、经典之城、时尚之城”。

Ⅱ.别样精彩的空间场所

上城区既是中心城区,服务设施齐全;又有“四沿四名”的别样空间,形成了景、文、产、城一体,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共生体。它既以景生文、以文促产、以产带城,也以城融产,以产助文,以文添景;多种功能高度复合、融合,相互导流、助益、赋能。

它要更宜居

安居才能乐业。上城应大力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成为东方文化的品质生活体验中心;大力发展国际高端医疗和国际教育,打造人性交通,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形成具有体验价值的城市生活空间。

它要更宜业

上城要顺应经济结构服务化、现代服务业知识化的要求,形成以新金融为轴心的知识服务业、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为轴心的知识创新产业、以健康、教育、休闲为轴心的个人(社区)服务业之间互为需求、互相促进的“三螺旋”整体发展态势,以知识服务加速知识创新,以社区服务支持知识创新,以知识创新提升和完善知识服务和社区服务。这都离不开别样空间环境的支撑。

它要更宜创

美国纽约的“硅巷”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型科技企业也可以在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因为中心城区有更完善的城市硬软环境,可为创新企业集聚带来额外收益。尤其是发达的金融业可以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同时,创新企业综合收益(短期与长期收益)最大的特点,使之成为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的重要路径之一。因而,上城要结合城市更新,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为契机,以“一圈两镇三园”( 即湖滨商圈和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南宋皇城小镇,以及望江智慧产业园、科技工业园、小营健康产业园)为主要平台,个人+企业+商街+产业园,多种业态结合,金融+科技+文化,形成具有上城特色的双创集聚发展模式和城市更新之路,成为国家开展中心城区双创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Ⅲ.不可多得的流量红利

上城作为西湖景区的流量入口、城市的客厅,每年有巨量人流来上城消费。这是一项宝贵的流量资源和流量红利。西湖、杭州的工作做得越好、越出名,上城就越得利。顺应互联网的发展,上城的流量经济发展也要超越实体经济,创新商业模式,走向平台经济,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无限发展。

为此,建议设立一个旅游休闲服务平台,暂且称之为“易游通”,将涉及旅游休闲的相关管理部门、相关行业门店、机构全部上线;实行线上管理、在线接受投诉,根据行业门店经营、服务的大数据进行绩效考核、调整优化业种业态;以旅游消费券引导游客在线获取资讯、分享经验、点赞、投诉、差评,鼓励消费者深度参与;鼓励游程设计师上线,对接个性化需求,建立线上各类主题社群、培育旅游网红,引导特色化、个性化消费;基于平台带来的长尾效应,还可以对接国际资源来满足小众、个性化需求,并使线上需求导入线下空间。通过“易游通”与旅游大数据平台对接,将景区与城区流量相互导流,有利于热门景点与冷僻景点错峰旅游。同时,白天与夜晚流量相互导流,有利于夜游休闲的发展。

总结

在新的一年里,上城要抓住这三项核心资源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在追求美好生活和创新创业的导向下,以文化为灵魂,润物细无声,渗透、融入于当代生活、现代产业,成为创新的源泉;以空间为载体,特质空间诱导特质产业、品质生活吸引一流人才集聚,生发新产业、新业态、新功能,成为创新的孵化器、加速器;以流量为抓手,做好线上和线下流量与线下场所的匹配、对接,抢占流量入口,加速流量流动,注重流量转化,促进流量增效;从而,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END

排版 双余

文章 汤海孺

本文版权归“海孺说城”所有

转载需经过本号同意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1G054VM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