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试运行,终结虚假收视还有多远

受众研究中心

公众号ID:cuc-arc

关注

编者按

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这一综合评价系统主要通过建立与网络传输机构之间的安全通道,汇聚大样本用户收视行为数据,经清洗、转换、分析与挖掘,输出开机用户数、观看用户数、收视率、市场占有率等30项核心指标,许多业内人士都将其视作出传媒、影视行业的一个重要节点,不过这套大数据系统还有诸多优化和完善之处。

五大优势从源头解决传统收视问题

据介绍,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有五点显著优势:样本多、覆盖广,超规模海量信息源;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处理精准到户;防操纵、抗污染,解决收视造假;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评价引领发展;全媒体、开放性,面向未来全新定位。

全新大数据系统的最大变化是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从过去的样本户抽样调查,到如今逐步实现样本全覆盖,让覆盖对象范围更为客观。传统收视率调查存在样本户规模合理性存疑,进一步反映人口收视行为的能力有限,而全新系统发挥出大数据全样本、超规模海量信息源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视率统计数据易存在偏差的问题。

原有的抽样收视率调查中,污染样本户是收视率造假的主要手段,造假成本低,效果却十分显著,一个样本户,都能给收视排名带来巨大波动,这也是收视造假屡禁不止的原因。全新的大数据系统全流程自动化、封闭化处理,不存在人工干预的环节,因此可有效防范人为操纵。

新系统打破“唯收视论”神话

在发布会上,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余英介绍了大数据系统的基本情况。余英认为:“在收视渠道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收视率调查已经无法反映多渠道、多方式的新型用户收看行为。”新的系统将以对节目的综合评价取代原有的“收视率”。既可以看出节目在观众中的热度,也会对节目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多维度进行建模分析。此外,新系统还会引入人工智能自学习的技术,按照专业级和大众级,对数据进行分层的处理和评定,以此构建全方位的节目综合评价模型。

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仍待完善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建民在讲话中透露,在大数据系统开通试运行后,针对收视调查数据存在的突出问题,总局近期还将出台全面规范管理的意见。而收视综合评价数据的发布形式、周期以及范围等行业所关心的诸多问题,都在总局的工作筹划之中,或也将在未来发布的指导性文件中公布。

在一些专家看来,这套大数据系统还有诸多优化和完善之处。中国传媒大学有关专家认为:“目前这套系统主要反映数字有线电视和IPTV的收视情况,尚未覆盖包括OTT在内的其他多种收视情况,从代表性和全面性来说还有提升的空间。另外,所测量的主要是户收视数据,而非以人为单位的收视数据,应用范围也有待拓展。”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系统刚刚上线,业界尚不熟悉,系统的运作应释放必要的透明度,也需要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公信力。”

技术的进化包含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想象,但我们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仍需保有一份理性思考,收视大数据只能看见前台数字,但对于背后的用户无法进行个体描摹,如何将大数据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通过庞大的用户基数来实现盈利是收视大数据系统进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注:本期内容参考影艺毒舌、看电视、传媒头条等发布的内容

本期内容由“受众研究中心”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其他媒体或公众号转载须获得授权。

编辑:高湘宁

责编:李忠利

监制:刘燕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29B1J1T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