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企业陷入自动驾驶技术大战 自动驾驶的困境为何?

过去这一年来自动驾驶技术这块可谓硝烟弥漫,有关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竞赛多不胜数,“自动驾驶”四个字经常跃上媒体版面,无论好消息或坏消息、大车厂或小公司都在前仆后继。

汽车公司、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往往很快会公布自己在无人驾驶技术中的所处位置,但没有具体数据外界就无从判断那些公司说法的准确性,也无法评估究竟哪家企业掌握了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

这看似移动方式的最佳解,好像离人们很近,却又没有明朗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困住了这位科技明日之星?

企业陷入自动驾驶技术大战

目前,任何从加州机动车管理局获得自动驾驶测试许可的公司都必须要提交年度报告,并详细说明“自驾脱离”(disengagement)的情况,所谓“自驾脱离”指的司机因汽车自动化驾驶系统出现问题或者出于安全原因而不得不接管汽车的情况。比如,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发现另一辆汽车在道路上逆行,或者有行人、骑单车者出现蛇形前行的情况时,司机就可能需要接管汽车。

谷歌(微博)Waymo一马当先

在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公布的报告中,我们非常轻松就可以发现从谷歌分拆出来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Waymo在加州公路上测试的里程数上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公司。

数据显示,Waymo汽车2016年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了近63.6万英里(约合100万公里),同比15年迎来了49%的增幅。而且,“自驾脱离”次数也从2015年的341次减少到124次,降幅达到64%。

总的来说,Waymo自动驾驶汽车每行驶1000英里发生自驾脱离的频率从2015年的0.80次下降到了0.20次。更为值得一提的是,Waymo的自动驾驶车辆是在相对复杂的城市和郊区环境中,而不是在不确定因素较少的高速公路上展开测试的。

Waymo无人驾驶技术主管德米特里-多尔戈夫(DmitriDolgov)表示:“我们之所以能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是因为我们会利用每一次自驾脱离案例来改善自己的技术。针对每一次发生的自驾脱离,我们会模拟、构想出数百种、甚至上千种相关的场景,并且会改变场景中诸如其他道路用户位置和速度这些变量,以让系统更好的掌握这些‘技巧’。”

通用在全力加速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公司(也就是拥有充足资金的企业)能够让初创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大大提速的案例。举例来说,CruiseAutom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开发商,该公司在2016年3月被通用汽车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在此之前,这家初创企业仅仅在利用日产Leaf汽车来测试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

2016年1月,Cruise仅仅拥有三辆日产Leaf测试车。4月,该数字达到5辆。一个月后,Cruise测试的日产Leaf开始减少,2017款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开始纳入该公司的测试车型池中。到去年11月,该公司向加州机动车管理局申请的测试车辆已经超过了20辆。

特斯拉宣布正式入局

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最早于2015年10月推出了半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这一系统的推出也让该公司成为了先进驾驶辅助领域的领头企业。通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软件,特斯拉的Autopilot能够完成平行自动泊车、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和自动变道等工作。

不过,该公司直到2016年才开始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根据该公司提交的自驾脱离报告显示,特斯拉去年开始在加州公路总计投入了四辆无人驾驶测试车。

技术不成问题自动驾驶困境在哪?

自动驾驶的诞生,不只是为了减轻人类的负担,更肩负着零事故的使命。

就技术层面来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无论是传感器或运算能力,都已经足以应付自动驾驶需求,计算机甚至能够察觉人类没发现的危机,例如Tesla的Autopilot能在被前车挡住的情况下,侦测到更前方的追撞事故,这都是拜传感器能力提升所赐。

虽然计算机有着比人类更优异的“超能力”,不过有一样东西是计算机远不及人类的,那就是“道德感”,或许驾驶行为会受到法律规范,但在法律之外,仍有许多情感上的因素,是计算机无法理解的,无论是“保护少数行人或多数乘客”、或是“为了保命而违规”等情境,没有情绪的计算机,做出的决定能不能“让人满意”?

在道德之外,现行的环境,也不全然适合自动驾驶车,例如法律、车联网、智慧信号、一直到道路标线等等,都是还是以“人”的角度为出发点,虽然说计算机本该有适应能力,但真要享受自动驾驶带来的“零事故”,这些基础建设也是关键之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19A0871T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