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人工智能辩论系统Project Debater今天挑战了2016年世界辩论赛和2012年欧洲辩论赛冠军哈利什·纳塔拉简(Harish Natarajan),与之辩论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得到补贴。
周一的辩论由非营利性辩论主办公司Intelligence Squared US组织,在旧金山耶尔巴·布埃纳艺术中心举行。辩论的主题直到参赛双方上台前15分钟才公布。Project Debater为正方(支持对学前教育进行资助),纳塔拉简为反方。
整场辩论赛遵循了传统的辩论风格。双方各作出4分钟的开场白,然后就对方观点进行了4分钟的反驳。最后,他们给出了2分钟的最后陈述。在辩论开始时,观众被要求投票支持任一观点,而在辩论结束时再次投票。
在整场辩论的反驳阶段,双方表现逐步暴露了人类和计算机之间的一些巨大差异。纳塔拉简谈到了Project Debater论点的具体细节,并逐一进行了驳斥了。比如说,期望一个政府有不受限制的预算用于有益的项目是不现实的。
相比之下,Project Debater对于纳塔拉简的反驳虽然措辞有力,但似乎更像是对其最初论点的延续,而不是对纳塔拉简观点的真正反驳。它为其最后陈述保留了最好的反驳论据。虽然人工智能没有按程序进行,但正常辩论的要素似乎都存在。
在辩论之前,79%的听众同意学前教育应该得到补贴,13%的人不同意。到辩论结束后,62%的人同意,30%的人不同意。这样一来,纳塔拉简赢得了胜利。
在此次辩论之前,纳塔拉简和Project Debater从未有过交谈。纳塔拉简之前没有与人工智能系统交互的经验。为了公平起见,Project Debater并没有连接到互联网,也不能引用像维基百科这种网站的论点。
Debater由来自报纸文章,维基百科主题页面和其他知识来源的数十亿句话进行训练。使用Watson语音识别功能,它可以理解辩论者所说的话,并将其消化为有意义的句子。Project Debater自2012年开始投入运行,旨在提出自己的连贯、令人信服的辩论演讲。同时其在对话过程中吸纳人类对手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
这也成为继围棋和游戏等项目之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最新对战领域。
领取 专属20元代金券
Get大咖技术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