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用户怀疑许多平台存在偷听行为,美团饿了么抢先回应:并不存在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况,随口说了一句自己想要什么,接下来打开APP就会出现该物品的推送,最近又有用户怀疑这种属于APP的偷听行为,引起的关注大了,就有平台站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美团和饿了么首先否认道:无端猜测,这种行为并不存在。

北京的一位饿了么用户称,自己曾和朋友闲聊想吃鳗鱼饭,结果饭点儿打开应用就出现了鳗鱼饭的推荐店铺,距离上次她吃鳗鱼饭有三周有余,理论上这个推送不应该出现。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这位用户在第二天大声说自己想吃披萨,结果应用上又出现了推荐披萨的店铺,这真的是巧合吗?

一般出现这样的疑问,能言善辩的大佬们都会拿出大数据的道理,经过长长短短的分析,最后告诉你,不存在的,别瞎说。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没有隐私,购物平台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浏览器还是麦克风?还不算窃用信息吗?

小编记得一个以前看过的广告,讲的是大数据时代人们信息不值钱的故事,到超市中买东西,直接用其他人的隐私信息交换,需要很多才能换一个小小的打火机。故事中的男主角享受着大数据时代的便利快捷,却也没有任何隐私,和我们的现状简直完美重合。

虽然已经得到了平台的否认,但是“过于巧合”这个现象确实存在,就应该重视起来。群众和平台之间的信任接近瓦解,很多人不光是录音授权,连定位授权也收回了。说实话,看了录音机可能被软件窃听之后,小编差点也把手机上的录音授权全部关闭,希望能起一些作用。

各大平台的解释总集中在用户数据太过庞大,如果真的系统也负荷不了,那广告商的精准投放又无法解释,看来我们作为普通人,只能尽可能的做好预防信息泄露,等待相关部门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和控制。都是小用户怎么了,小用户也是需要隐私的。

有网友对可能被窃听的事情摆出了非常乐观的态度,表示如果真的有窃听的话,就每天对着手机说“我想要一个男朋友/女朋友”,各平台体现服务特色的时候到了,好好把握。别怪用户多疑,谁不希望美团和饿了么说的“不存在”是真的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319A0CEG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