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社交电商屡屡遭罚,为何频频触碰法律红线?

直销邦讯你还记得在朋友圈刷屏的神奇零食“随便果”吗?近日,直销邦获悉,销售该产品的深圳市四季优美实业有限公司被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裁定涉嫌传销,银行账户资金750万元被冻结。近半年来,微商、社交电商平台屡遭处罚,这是怎么了?

电商平台不再是法外之地

小编统计发现,除了“随便果”之外,近半年来发展势头正猛的社交电商、微商平台频频触碰法律的红线,国家也毫不手软地出拳打击。

今年6月,玉林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高达46亿元、参与人数3.88万人的“斑美拉”微商特大传销案,全案共查封、扣押、冻结的资金、资产价值7亿多元。“斑美拉”的销售方式跟传销十分相似,声称只要成为该公司护肤品的代理,每年能赚5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

8月,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对梨大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某知名品牌普通食品的微商虚假宣传行为开出百万罚单,“梨大胆”品牌涉嫌制作精美的各类涉及虚假宣传的图片、文案和视频等素材资料分享给各级代理商,并不定期组织各级代理商参加进行营销培训,分享涉及如何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推销案例和销售技术。

同月,浙江省永康市市场监管局对浙江日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日加利酵素胶原低聚肽饮品”的微商虚假宣传行为开出80万元罚单。原因是该公司把一款普通饮品宣传成有“预防癌症、瘦身、祛斑祛痘、解酒护肝、抗衰老、改善近视、防疲劳、养发固发”等20大功效的“神药”。

无独有偶,在社交电商领域的监管也趋严。今年年初,小红书因为广告中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用语,被罚款共11万元;又因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的售后要求,被行政机关处罚罚款3万元。

今年3月,广州工商局认定,花生日记因要求会员交纳入门费、发展下线牟取下线佣金、多层计酬等均构成传销,遭到没收违法所得7306.58万元、罚款150万元的处罚。这也是目前中国社交电商领域最大的一笔罚单。

3月20日,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通报,对“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开展收网行动,抓获多名主要嫌疑人。该团伙以“共享经济”、“新销售”为幌子,要求会员缴纳一定费用取得加入资格,通过设立多等级的会员制度组成层级,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返利依据,骗取钱财。

3月21日,“蒙牛慢燃纤维奶昔”前微商独家经销商北京优选千通技术有限公司在其官微上公开“炮轰”前合作伙伴,由此牵出蒙牛慢燃微商项目卷入的京山传销案。北京优选千通技术有限公司在经销该产品时,仅会员奖金制度就有5个代理级别,符合《禁止传销条例》对传销行为的认定,优选千通最终被处以4300万元的罚款,同时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限期改正。

7月,未来集市上线不到十天,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就因涉嫌违规分销而被腾讯进行封号处理。未来集市通过交纳一定额度的入会费或者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获得发展下线资格,计酬方式按下线以及下线的下线发展数量进行提成,这是典型的“拉人头”模式。

涉传和虚假宣传是“重灾区”

以上这些处罚案例,都有共同和相似的两大原因:涉传和虚假宣传。这些平台中,没有一家拥有国家商务部颁布的直销牌照,但却以多层计酬、多级分销的形式来营销,并且其中又有些是触及《禁止传销条例》的内容。同样,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将一款普通的食品宣传成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甚至是能包治百病的“神药”,还有代理商的宣传违反《广告法》的规定,这些都是遭到重点整治的“重灾区”。

由于电商平台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线上,监管起来是有难度的,加上电商法才刚实施没多久,涉传与虚假宣传已经成为微商、社交电商平台问题的“重灾区”,它们主要触犯的法律有《禁止传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以上案例也只是小编通过公开渠道查到的2019年电商平台遭受处罚或处理的个别案例,还有一些未经公开的或者是小规模的处罚案例尚未进入统计范围,可想而知,电商平台自身的“毛病”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此前,有声音传出,权健事件和百日行动整治直销市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重点整治微商和社交电商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虽然已经出台大半年,但电商市场的乱象却没有迎来大整顿,从目前的监管发展态势来看,这一说法或许有一定的道理。

它们为何频频触雷?

众所周知,微商、社交电商等平台主要是在熟人、朋友圈等人际交往网络中进行交易。随着线上获客成本不断增加,不少平台将社交化推广作为收割流量的法宝,这种通过会员不断发展下线来引流的机制,本身与传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究其缘由,一是社交属性的销售裂变增长速度太诱人,二是这些电商平台自认为已经做了有效的规避措施,这样一来,一些发育不良的社交电商很容易陷入传销歧途。

除了自身的“缺陷”外,电商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涉传、虚假广告、山寨产品泛滥等问题已经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家也不能坐视不理,需要“出拳”打击,严把雷区。

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为期5个月的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重点之一是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社交电商平台几乎成为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地”。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要求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管,具体措施包括:加快研究建立违法严惩制度、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制度、内部举报人奖励制度等,提高重点监管效能,让严重违法者付出高昂成本。显而易见,电商野蛮生长的道路已经不存在了,是时候要好好想想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如何走出一条健康又持续的道路。

现阶段的电商平台特别是社交电商正处在发展的井喷爆发期,事实上,社交电商、微商与传销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防止沦为传销,需要经营者倍加警惕,更亟须健全法律规范,以法律利剑遏制、严惩违法行为,希望经过这一轮的监管,电商行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阶段。

本文首发直销邦,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中照片引用于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责编:小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1A04Q8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