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勇
你一票我一票,爱豆站在台上笑;你不投我不投,爱豆何时能出头;爱TA,就要为TA做数据……这是时下流量明星死忠粉的日常状态。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有热度就意味着曝光率、人气、广告和钱。(2019年8月17日 澎湃新闻)
什么是虚假流量?所谓“虚假流量”,就是通过自动化和人工等作弊手段,制造虚假流量数字,通过刷量造就流量神话,目的是为了通过大量的劣质流量引爆眼球经济。前有某当红流量歌手的新专辑仅凭一天时间,便登上了美国iTunes排行榜榜首宝座,后有央视爆出流量小生蔡某坤1亿转发量后的推手“星援”App被端……流量乱象频频被曝光。事实上,“虚假流量”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
“虚假流量”繁荣的背后,是流量经济在作祟。在某购物平台上,有“价目表”被爆出,微博“纯点赞”100条4元,普通“纯刷量”转评100条10元,高质转评100条35元,而最贵的则是优质转评,根据相关微博内容编写100条优质评论则需要付费50元。据相关专家研究表明,“受暴利的驱使,国内刷量产业人员规模已经达到900万人”。
如此体量的“虚假流量”大军,他们的行为已然涉嫌违法犯罪,而且“虚假流量”问题危害甚重,不仅会影响社会议程设置,甚至还会影响舆论导向。社交和资讯类产品中的虚假流量,其危害主要为内容安全危害,助长谣言传播,导致“三人成虎”的局面,引起局部社会恐慌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如果“刷量”成为部分企业的思维惯性和常态做法,商业竞争的赛道也会偏移,从比拼质量、服务、创意和价格,滑向比拼道德底线和走偏门。虚假流量不仅破坏了商业诚信体系,大幅推高社会交易成本,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因此整治“虚假流量”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营造“不敢刷”流量的氛围。对于恶意刷流量的行为,可以充分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加大执法查处力度,维护其他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通信实名制、互联网行业增强技术识别,网络平台监管来创造“不能刷”的环境。通过微博、各种软件平台的后台对各类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尤其可以从手机号码的实名制入手,加强对各类通信卡号的控制和管理,切断恶意注册的源头。与此同时,技术上不断更新判定恶意账号的安全策略,打造防刷流量防护网。三是提高不靠流量的自觉性,形成“不想刷”的自觉。尤其是在影视领域,流量明星终究会过气,精湛的演技和高尚的艺德才能让明星们实力圈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巩汉林也曾表示,演艺界应针对流量造假、收视造假明星做一个征信记录,这能使演艺界艺人和公司更守诚信。
“假作真时真亦假”,“虚假流量”终究是“镜中月”“水中花”,大家要理性看待流量,不要盲目跟风,多用时间和口碑来评判,而不是唯数据论、唯流量论,毕竟对于各种数据、排名,其标准往往相对单一或有限,并不足以评判影视剧、音乐的质量或口碑。
正是:虚假流量害处多,多管齐下来纠错。奉劝及早收黑手,莫要最终吃苦果!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