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3张图搞懂: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做存储器?

导读:当下是中国大举进军半导体产业链的历史阶段,存储器可能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断供还是烧钱,都频繁撩拨着国人的神经。

近日关于存储器新闻频繁,9月2日,紫光发布3D NAND架构并宣布量产64层NAND闪存。9月5日传出消息,美光CEO访华期间将与紫光高层面谈韩系厂商担忧双方达成合作。每当数百亿美元项目投资曝光,社交媒体上总会有这样一种声音,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拿来扶贫(卫生、教育...)?

近年来类似言论渐稀,内行亦不屑于与之争论,但一笔又一笔数百亿美元下地,作为纳税人的吃瓜群众总有坐不住的一天,至少应该知道——到底为什么中国要做存储器?

1、撬动全球的记忆体

作为最重要的芯片之一,存储器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恐怕不太理想,大部分人对它的印象是一块绿油油的PCB,傻大粗的铁盒子,或是天桥小贩手上不明真假的U盘...流量上也跟CPU、FPGA等表兄弟相去甚远,以至于贸易战打了这么久还不清楚到底打的核心是什么芯片

存储器在中国台湾地区又称作“记忆体”,释义准确且浪漫,那么我们看看这种芯片是如何撬动全球市场的。

图1: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产值构成

根据WSTS的数据,我们整理了一份2018年全球电子元器件的产值数据,分类来看,集成电路(IC)是当仁不让的主战场。全球约3981亿美元的集成电路产值超过67%被出口到中国,见美国出口中国的900亿芯片去哪了?

细分来看,存储器占全球30%的产值规模,不光超过微处理器,还超过逻辑芯片,是C位中的C位。

已经退休的台积电大佬张忠谋曾说,记忆体供需1%的波动都会引起市场暴涨或暴跌。想必这两年先涨后跌的过山车行情大家有所耳闻,可以说,存储器造就了过去两年半导体产业的“虚假繁荣”,也戏剧性地把三星历史性地推上全球半导体王座,又在行情低谷和日本的精准狙击中跌落。

2018年,全球营收最高的10家半导体企业中,有4家以存储器为主营业务,分别是三星(TOP1,736.5亿美元),SK Hynix(TOP3,362.4亿美元),美光(TOP4,297.4亿美元),西部数据(TOP9,90.8亿美元)。

2018年来的全球贸易纠纷中,美国狙击了晋华,造成投资370亿元的项目停摆,美光断供华为,日本对韩实行存储器用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

所以,中国人的芯片版图上,存储器必定是最大的一块,没有自己的大型存储器IDM企业就没有芯片自主权

长远来看,存储器对全球半导体格局的塑造更为直接。

2、存储器——站在历史的风口

从过去全球四次半导体产业变迁来看,掌握存储器技术直接决定了其中2次产业中心转移

图2:半导体产业转移和全球技术革命

80年代,日本五巨头(日立、三菱、东芝、NEC、富士通)取代了美国存储器先驱IntelMostek,使一家退出转而研究CPU,一家卖身给ST(意法半导体)。90年代的韩国如出一辙,PC兴起的历史机遇期,借助逆周期投资和价格战,四家韩国厂商(三星、现代、LG和大宇)取代日本成为第一阵营,至今仍然凭借存储器稳居全球半导体第一梯队,日系大厂仅剩一家东芝半导体风雨飘摇。

存储器是冒险家的游戏,赌对赛道并坚持到对手放弃的往往成为了赢家,造富神话其中多少诡谲往事藏匿其中。

“仙童叛徒”借助风投创办了Intel,并从DRAM上挖到第一桶金,放弃存储器业务成为CPU霸主后,又重新捡起了NAND,时至今日是全球第六大NAND Flash厂商。从TI出身的工程师成立了Mostek,将意气风发的Intel打得节节败退,正是这家公司孕育了今天的美光。太平洋西岸,自负的商人李健熙力排众议选择了半导体这门“点沙成金”的生意,随后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不计成本的逆周期投资...

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在这段历史中参与甚少。如今,摆在中国面前的存储器行业已经高度集中、投资巨大、壁垒林立,“不疯魔不成活”,国家意志、巨额投资和技术研发缺一不可

下一次产业转移,中国能抓住存储器的尾巴吗?

3、下一站,中国

DRAM和NAND两大类芯片占据存储器产值的97%,美韩瓜分了绝大部分市场。根据2019年Q2的数据,韩国在内存领域占据73.2%的份额,闪存芯片上占45.2%,基本由三星和SK Hynix贡献。美国分别占据21.6%和36.2%,主要厂商美光和西数保持了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操控市场变得非常容易。

从贸易纠纷、技术换代、产线升级到工厂失火乃至停电,给厂商留下了无尽的割韭菜空间,每到天灾人祸,老司机们往往尽释前嫌、心照不宣。而中国作为最大市场,每年进口和消耗的存储芯片以千亿美元计,而消费者想获得稳定的市场价格却需要发改委约谈几大巨头,世所罕见。

图3:全球存储器市场概况

要做存储器,首先面临市场竞争的问题。留给中国企业的市场既很大又很小,大——在芯片自主化环境下,消费和企业级市场存在庞大的替代空间,小——国产芯片前期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只能在巨头们吃剩下的5.2%和0.6%中寻求生存空间。

同时,在存储器这个高度成熟的市场上行走,专利壁垒和联合绞杀几乎无法避免,晋华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借逆周期干掉对手的先例更是多不胜数。

所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存储器烧钱起来也不是开玩笑的。2018年三星一年投入260亿美元用于扩建工厂和产线升级,孪生兄弟海力士烧掉130亿美元,美光为100亿美元,而中国厂商全年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投入只有近70亿美元

目前国内最大的存储器项目长江存储预计总投资约235亿美元,合肥长鑫约71亿美元,晋华集成约53亿美元。芯片非一日之功,应该看到这笔投资的牛鞭效应,将来能够带来多少从无到有,在技术、良率和产能上有多少提升,甚至从上到下国人对发展存储器这个历史使命的重视。

以下我们对目前国内有竞争力的存储器厂商作简要罗列。不完全统计,DRAM领域有紫光国芯、芯成半导体(ISSI)、合肥长鑫和晋华集成,NAND领域有刚宣布64层3D NAND量产的长江存储,NOR闪存则以兆易创新(GD)为代表。其中,承担了国家存储器项目的紫光集团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存储器厂商,其内存颗粒、内存条、SSD等均已面世。存储器控制芯片则有华为海思、国科微、珠海建荣、联芸科技、北京忆芯等。

这个时代,中国企业做存储器最大的机会在哪里?笔者认为,答案可能就藏在“中国企业”四个字里。

*本文为【芯片大师】(立创商城旗下芯媒体)原创,版权归创作组所有,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5A0J79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