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知识付费,是否是另一个心灵鸡汤?

最近,资本市场传出消息,某热门知识付费公司拟登陆科创板,目前正在进行上市辅导。

众所周知,“知识付费”是2016年火起来的,不少企业抢到这个风口,发展得很快。

之所以能火起来,一是身处知识爆炸年代,不少人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产生“不学习就会被其他人超过”的焦虑心理。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心理,他们会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学习知识。

二是人们的收入水平提升,能够支付购买知识的费用。加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不少人已经有了为知识付费的意愿。

当这两个条件满足后,知识付费像其他网络消费一样,迅速发展起来。

不过火了两年之后,不少用户发现,花了钱、花了时间,好像学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学到。

于是,对知识付费的批评也开始出现,有人说知识付费是贩卖焦虑;还有人说知识付费是“知识保健品”,不能治病,只能充当安慰剂;甚至有人直截了当,说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另一种心灵鸡汤,喝着可口,其实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龙城君以为,说是心灵鸡汤的确有点偏激,但要通过类似手机APP等方式学到真正的知识,的确勉为其难。

这是因为,学习知识其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因此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停止了学习。

我们知道,图书馆,还有大学的免费课程,都是不要钱的,但愿意去学习的人都很少,原因就是学习比较痛苦,就算免费也吸引不了用户。

那么这些知识付费APP,为什么收钱还能吸引用户?

原因就是,这些APP传授的知识,是经过极大稀释的,稀释后的知识,难度大大降低,容易学习,但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如果说图书馆和学校学到的是干饭,那么这些知识付费的内容,基本就是米汤,喝了再多的米汤,除了胀肚子,其实得到的极其有限。这也是很多朋友,发现花了时间、花了钱,什么也没有学到的原因。

另外,知识付费节目为了吸引用户,会极力迎合用户的心理,在节目中大量加入娱乐的内容,比如很多脱口秀形式的节目,基本就是娱乐观众,而不是传授知识。

用户所谓的学习,其实跟听音乐、看电影差不多,是娱乐而不是学习。所谓知识付费,其实是娱乐付费。

基于以上原因,知识付费的“回头客”其实是很少的,因为这些用户发现,这些知识“米汤”没有实际的用途,也无法弥补他们知识缺口和短板。

因此,知识付费火爆两年之后,其实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而这次登陆科创板的消息,基本上就是一次炒作,因为科创板的定位就是科技企业,这种脱口秀公司跟科技八竿子打不着,成功上市的概率基本为零。

本次在资本市场的炒作,不过就是为已经降温的市场添一把火,希望多暖和一阵子,效果也就天知道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018A09KO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