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就想问,蓝色光标什么时候出书?

前些日子,中国第一营销企业蓝色光标(业内简称蓝标,就是给百度、京东等许多大公司提供公关传播和营销服务的那个公司),召开了一年一度的AD大会,聚集了蓝标旗下各子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一起探讨未来业务发展。

和多数公司的年中会一样,这是鼓舞的大会,是胜利的大会。

从董事长到分公司总经理再到客户总监,一级一级讲下来,一溜的激励、畅想和奋进。

但是,作为传播同行,总希望能听到点不一样的,所以还是觉得差点意思。

蓝标是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营销集团公司,也是中国仅有的一家进入全球前十的营销企业,这样的样本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

先说业务。

蓝标最基础的业务,也是最原始和起家的业务还是公关传播(可以简单理解成写稿+发稿)。

公关业务和广告业务相比,营收方面毕竟小巫见大巫。《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这本书的观点终究在现实里面很难找到支撑。

蓝标的管理层还是相当有眼光的,看到公关的未来和发展趋势,所以走出了上市这样一条有发展特色的道路。2010年蓝标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从此搭上资本快车,一骑绝尘。

上市后的蓝标提出数字化营销转型的发展战略,大意就是光靠原来的公关业务模式是不行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媒介去中心化趋势,要求必须要往依靠数字和技术的整合营销方向发展。这里面,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业务模式突破公关传播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的整合营销,拓展营利点,二个是从单一依靠人力,到依靠数字化和技术手段,提升营利效率和速度。

蓝标的应对简单粗暴,伴随资本加持,开启了买买买的节奏。2014年蓝标并购了8家大数据广告技术领域的公司,2015年又收购了多萌和亿动两家广告公司,2016年又陆续孵化出CRM业务、自媒体智能投放业务、Data+精准用户画像投放等一系列针对于企业用户端的为企业经营顾客赋能的数据科技产品,还联合拉卡拉成立了昆仑堂大数据研究院。不难发现,蓝标的并购围绕数据展开。另外,蓝标还拿下了Facebook、Twitter和Google在中国的顶级代理商资格,拓宽媒介范围,提升媒介议价能力。

数年下来,蓝标已经是业内的庞然大物。2018年营收231亿,完成10年10倍的目标。

不过,这期间蓝标股价也经历了一个过山车的走势,历史最高冲到68元多,目前5元多的股价相比发行价33.86元也是一落千丈。不过资本市场表现不是本文要讲的重点,不做过多阐述。

二、

我们要讨论的是,给别人做包装和品牌管理的公司,自己要不要做包装呢?或者说要在多大程度上重视自我包装呢?

出书是很多广告和创意公司推销自己和构建行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行业里面经常拿蓝标和奥美来比,当然两者各有千秋,走的也是不同的发展道路。不过,从结果导向来看,都是要拿下客户,这一点倒殊途同归。

奥美有外资血统,风格和调性上很open,也很擅于对外包装,喜欢对外宣讲自己的理念和方法论。

奥美的创始人奥格威早在1962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教科书《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上市销量火爆,带来了很多新生意。为了让公司更有名气,奥美做行业专业讲座,还给企业做培训和演讲,让大家了解奥美的360度品牌管家之道。

奥美文化在中国的核心传承主要归功于奥美广告中国区总裁庄淑芬。1983年,还在中国台湾奥美的庄淑芬工作之余,和同事们总结了广告公司管理和日常作业的方法论,1991年这些心得被转化成了《奥美的观点Ⅰ》,汇集了庄淑芬、TB等奥美人的管理和广告实操经验,后续又出了《奥美的观点‖》。2003年开始,奥美出了大中华版《观点》,内容与传播行业息息相关,从出版到现在已经成了知识性的刊物。2000年出版《奥美有情》,书的主要内容是奥美文化和职场,还有经营管理经验。

就这样,奥美通过“出书”给自己做PR,坚持了这些年,也为行业内外津津乐道。

三、

上面讲了奥美这个插曲,所以不禁让人想问,广告老大哥都这么不遗余力地包装自己,蓝标作为本土的杰出代表,既然都已经做得这么大了,而且还走向了国际,那么作为靠智力服务为生的行业先锋为什么没有一本讲自己方法论的书呢?

我试着猜想可能有这么几点:

一个是创始人或老板没有写书的过往经历。你看,奥格威在早期做推销员的时候就写过一本推销辅导手册,还被《财富》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推销员手册”。就是说,奥美的创始人本人就喜欢写书,喜欢通过这种方法来宣传和包装自己。而蓝标的老板赵文权,从网络公开资料来看,没有提到他本人有过写书的任何经历,至少说明他个人在这方面没有很大的兴趣。。

二个可能和蓝标的业务基因有关。蓝标作为本土公关公司的代表,在业内以扎实执行著称,公司经营理念也是“专业立身,卓越执行”,强调执行这个层面的话,会给人一种叫人乖乖听话的感觉,包括业内传闻说蓝标人在着装风格上很土(现在可能改变了),在行事上也是中规中矩,这些都说明了公司风格不是张扬的,而是克己的,收敛的,所以公司也是不太愿意成为舞台焦点的,和出书这种吸睛行径来讲自然是关联不大的。

而奥美之流的广告公司是以优秀的策略输出能力取胜,这样公司的更注重观点的整理和输出,也更希望别人能认同自己的主张,所以找到出书这样一个出口也更顺理成章了。

三个可能是和文化传承有关。奥美有一个关键人庄淑芬,她本人做过记者,在从事广告行业之后还长期给中国时报写专栏,所以在时任中国台湾奥美负责人之后,她接过了奥美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充分发挥了她的写作优势和领导人优势,拉了当时奥美的一些骨干把奥美做广告的经验、观点及思考梳理成书,自此奥美方法论传播开来,也广受好评。

蓝标超过5000人的集团公司,人才不可谓不多也,不过很少看到关于蓝标领导人或重要业务负责人谈业务方法论的公开报道(除了发布上市公司业绩时候的领导讲话之外)。蓝标在继董事长赵文权之外,也没有一个能代表蓝标身份的人出现在公众视野,持续地输出公司品牌管理方法论或者对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观点。当然,一些培训是宣讲是有的,不过不能系统地说明问题。

说到底,营销公司也好,广告公司也好,都是极度依赖人的公司,公司业绩建立在人的智力能力和服务能力输出上,如果人才大批流失对公司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通过薪酬和福利体系留人,通过股票和期权留人,但如果这些都不足以吸引人的时候,还能靠什么?人终究是感性的动物,最终,我们可能真的只有靠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留人。

企业文化和主张具体表现在哪里,对一个营销创意公司来说,书无疑是最好的体现。它是自我形象的包装,是沟通外界的媒介,是员工获取公司荣誉感、优越感及个人品牌背书的重要来源。

所以,在一路资本狂奔的同时,蓝标或许可以停下脚步想想这个问题。毕竟,教人品牌传播和管理者需自证有效。

听说蓝标除了5千多在职员工之外,还有近千名离职员工。如果蓝标真的出书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买,或者公司直接送吧,搞个离职员工聚餐和送书会,不失为一个联络离职员工感情、建设良好雇主形象的大好机会。好了,不说了,再说传播方案都出来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2A0KC9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