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词:流氓软件、现金贷、砍头息、区块链、虚拟币,股东凶猛减持,公司已无实际控制人
说到浏览器,除了IE、搜狗、360,还有2345加速浏览器,虽然神候没有用过最后一个,但不妨碍我知道2345背后,站着的是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家很可能爆大雷的公司,主要逻辑如下。
爆雷&潜力 — No.2
作者:神候
编辑:halo
1.
移动端产品“涉币”疑似违规
2018年1月公司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原“2345手机王牌联盟”的基础上推出了升级版“2345星球联盟”app,意图打造一个互联网生态圈。
正是因为先天绑定了“区块链”,这款app产品获得公司大力推广,但引发关注的同时也频遭质疑。
为了能提高“挖矿”效率,星球联盟推出了“章鱼星球”设备。这是一款私人定制云盘,配合星球联盟计划,可以为日常上网行为赋能,当时被官方冠以“能赚钱的私人云盘”在星球联盟官网进行宣传。
在这样的口号下,“章鱼星球”上线即销售火爆,官方标价1299元在京东众筹上都曾一度被人抢空。
目前微信上早已不见原“章鱼星球”公众号,仅有的一条搜索记录显示现“章鱼星球”公众号注册于2018年12月1日,仅有一篇关于成都美食的原创文章。
而在京东、苏宁易购、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商平台上,现在也已无法搜索到“章鱼星球”和“章鱼云盘”设备相关产品或词条。
2.
互金业务缺陷多
再来说说互金业务下的产品。
个人消费贷、“现金贷”套路违规踩线。
第一大模块个人消费金融,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和小微企业网贷,其中我们重点讲个人网络小贷。
个人网络小贷分为有场景和无场景两种模式,无场景网络小贷又称为“现金贷”。
2015年二三四五设立金融子公司金融科技后,联合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银消费金融”)推出“随心贷”网贷平台。
中银消费金融负责提供大部分贷款资金、进行风险把控,二三四五则负责提供获客渠道、平台维护、催讨并兜底部分甚至全部逾期贷款。
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后简称“《通知》”),规定“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不得高于36%”。
此外,通知还明确指出,不得以任何方式诱致借款人过度举债,陷入债务陷阱;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禁止发放“校园贷”和“首付贷”等。
受政策影响,二三四五2017年12月停止发放现金贷,“2345贷款王”app下线,逾期坏账剧增,2017年计提了9.63亿的坏账准备。
至今聚投诉平台上还随处可见借款人投诉2345贷款王或立即贷还存在已还款仍乱扣费、暴力、骚扰催促还款等乱象。
少数投诉无门的借款人还因会员费和催收过程中威胁、恐吓、骚扰等不当行为将“立即贷”、“随心借”平台的开发公司互联网小贷起诉至法院,要求退还收取的不合理费用并致歉。
可见,摆脱不了“现金贷”模式下的“砍头息”、高利炮、恐吓骚扰式催收,在未来趋严的监管下终究走不了多远。
3.
借款杠杆齐上阵 融资成本上升
从2014年至2018年,随着互金业务的扩大,二三四五一边扩大融资渠道,一边承担着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
截至2019年7月,所有募集资金账户已注销,投入项目后剩余的3.72亿已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无成本的资金募集彻底告一段落。未来趋高的融资成本挤压的是互金业务的高毛利空间。
不知以后二三四五还会以什么方式来扩大融资呢?
4.
网站流量排名下降 获客渠道优势减弱
Alexa网站排名显示,2345网址导航流量排名持续下跌,目前已跌至全球三月平均第715名、国内第229名以下。
其兄弟站点2345天气、2345影视大全等的月页面访问比例均在2%或以下。
流量可是二三四五价值变现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流量支撑,推广、营销以及互金业务将大打折扣。可以说,目前二三四五获客渠道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一味地依靠成立以来的积累的历史用户和历史点击流量,从长远来看不是长久之计。
5.
软件产品涉诉多 流氓“基因”要不得
二三四五不少主打软件产品近三年都涉诉颇多。
对于二三四五来说,侵权不是新操作,早在2011年,届时还是瑞创股份的二三四五,就因作品侵权被微软起诉,索赔3600万,创始人韩猛及韩红昌还因此获刑。
而最近最大的一笔索赔来自奇虎360。截至2019年6月法院终审判决已出,二三四五产品被认定专利侵权,要赔偿360共计6000万元,预计负债将显著增多。
不得不说,二三四五的软件发家史和开发历程,少不了“流氓”手段的帮助。作为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和互联网商,这样的做法很是伤及口碑,法律风险也不小。
6.
大股东持续凶猛减持
原实控人及法人包叔平及一致行动人曲水信佳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从实控人硬生生减持至持股比例仅2.23%,失去实控人地位。
在这一点上,二三四五网络科技创始人、前法人庞升东也不逞多让,持续减持至目前个人仅持股1.34%,其一致行动人瑞度投资消失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这个公司股东凶猛减持的结果是,从2017年11月2日起至今,一直都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按理说,自2014年起,在二三四五将原软件业务做大做强、互金业务蓬勃发展,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连年增长的态势下,大股东都应该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怎么不增反减?而且还减持至无实控人的地步?
这究竟是出于纯粹甩卖公司股份套现,还是不看好二三四五布局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7.
牌照?牌照!
截至目前,2017年4月起拟通过参股取得的消费金融牌照至今仍未拿到。
没有消费金融牌照意味着二三四五仍受限于注册资本对融入资金余额的限制,无法进行同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融资渠道受限,互金业务规模如何持续扩大?
8.
半年报疑云丛生,二三四五何去何从?
2019年8月15日,二三四五披露了半年报,我详细浏览了一番,只看得云里雾里一头雾水。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中期初4.29亿的应收融资租赁及保理款消失了,其他流动资产明细中的短期消费类贷款9.71亿余额为0,2018年末累计已计提的短期消费贷款坏账准备6.11亿也已转回,不计提了。
2019年1-6月计提的3.07亿信用减值损失(原“资产减值损失”)有2.58亿来源于其他流动资产。
消失的短期消费贷款和6.11亿的累计坏账,意味着以往的短期消费贷款都被打包转移给了别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0,但2019年6月末存在2.58亿信用减值损失,这是怎么产生的?
2019年1-6月贷款及垫款负增长,这半年来二三四五放款金额不增反减,业务萎缩,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比2014~2018过去整整5年累计的经营净现金还多8.27亿,这是把未来可能实现的收入一下全部都收回来了吗?
究竟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是什么神仙业务,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二三四五毛利由下降转为上升、业务坏账大幅减少、现金流数据发生颠覆性转变?
奇怪的是8月15日,二三四五预告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下滑25%~35%。
怎么,王者一般的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才第三季度就带不动业绩增长了吗?
结合上述数据,我做了个大胆的猜测:眼看着互金业务情况变糟,二三四五紧急把大部分个人短期消费贷、车贷和商业贷都打包转让给了接盘侠,以获取目前最大现金流,且看样子还卖个了好价钱。
但谁会是这个“傻傻”的接盘侠呢?有这样“白痴”般的接盘侠吗?
反正我没在半年报和公司公告中找到任何关于债权转让的只言片语。
从软件到互联网金融到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服务,二三四五的发展说变就变,结合政策趋严、业务屡屡调整、毛利又升又降的现实,面对能否维持高毛利、未来营收增长点到底在何方的困局,不知二三四五的年报又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预告一些我正在研究,或有一定风险的公司:
大亚第一城遭维权,大亚圣象大股东危机升级。
两任实控人互相指违约,*ST升达实控权再起纷争。
天神娱乐债务压顶,实际控制人无意转让公司控制权。
腾邦国际被国际航协“封杀”,旗下多公司与之切割。
取代当代系入主国旅联合半年,江西国资未获管理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