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葛小松:互联网时代,知识不能快餐化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新的赚流量模式打着“知识”的旗号,尽管奖金不少,但铜臭味却不是那么明显,甚至还有了点寓教于乐的味道。

说是新模式,实际上这样的玩法也不新鲜。早几年的时候,央视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火遍全国。观众不仅享受着公布答案时的紧张刺激,也和身边的朋友、家人一起检验着自己的知识量。

在互联网时代,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各种媒体、新闻平台为了吸引用户,必须不断抛出刺激的信息和知识来吸引用户。这类文章不可太长,太长了就会淡化其中最刺激的部分。就好像甜点,吃一个两个觉得好吃,如果一顿饭只吃甜点就会觉得腻。而且太长的内容也会占用用户过多时间,让用户没时间去点击更多的文章。

于是,我们每天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上接收着这种短小精悍又充满吸引力的知识并乐此不疲,这与过去人们主要通过老师教育和看书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了很大不同。有人就给现在这种利用互联网获取的知识起了个名字,叫碎片化知识。

常上网的人都听过碎片化知识这个词,也很清楚碎片化知识是一个偏负面的名词。但讽刺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碎片化知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碎片化知识,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碎片化知识,也不知道获取碎片化知识的弊端在哪。

一般来说,碎片化知识给人带来的是单纯的事实,而不是逻辑。在获取碎片化知识时,有关知识的推演过程被简化甚至忽略了。对于获取知识的人来说,虽然知道了结论,但不知道过程,结论本身也因此变得不够全面。

但是不可否认,碎片化知识确实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它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鲜事刺激着你,让你时刻处在一个兴奋的状态,而且还会觉得自己增长了知识见闻,下次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显示自己的博学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每天你看到的东西很多,但真正记住的没几个。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但实际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却经常一个都掏不出来。就算说出点什么,也经不起别人刨根问底,一细问就会自己发现根本答不上来。

长此以往,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减弱。因为习惯了只看问题的表面,那么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根据表象来做出反应,人可能也会因此变得不那么理性。而善于思考的人,你会发现他在生活中干什么都非常缜密,原因在于他已经习惯了去思考问题的本质。

之前朋友向我介绍了一个年轻人,说他在创业,对互联网很了解,让我和他谈谈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帮到他,或者给他一点建议。见到之后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能说,而且记性好。互联网上各种名词滚瓜烂熟,哪些大佬说过什么话他一清二楚,从大数据聊到人工智能,还捎带说了会区块链。让旁人听见绝对认为这是一个互联网大牛。但是细聊之下就会发现,他所了解的这些内容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能说出自己的项目用了哪些技术,仿照了什么模式,未来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但是问到具体怎么运作,他就说不出来了。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创业圈子里很常见。因为你一打开微信,都是行业大佬的各种言论和心灵鸡汤,这些文章中的理论都是对的,但它只是一个巨大系统中最表象的东西。你指望通过这些内容运作自己的项目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不能照葫芦画瓢,因为大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把一亿当做小目标的人和把一百万当做小目标的人,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做法肯定是不同的。如果只记住他们说过的话,真正到用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成功人士是站在知识的山峰上,而自己的知识却是悬在天上的空中楼阁。

当然,不是说碎片化的知识就一无是处,但系统地学习知识更加重要。为什么总是提倡大家多看书,因为看一本书不仅能让你了解知识,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本文由GIO华兴控股集团总裁葛小松撰写,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22G0OAE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