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去相亲前,先用“虚拟交互”练习一下会不会好一些?

打开井越的B站,可以看到他最近的两支vlog都与虚拟交互有关,一支是模拟约会,一支是模拟攀岩。

近年来随着VR/AR技术的出现,使“交互”一夜之间成了一个潮流词汇,与此同时,“交互”本身也成为了发展趋势。正如井越所说:攀岩的虚拟游戏可以让恐高的人在生活里有机会尝试这项运动,而如果将攀岩和约会两款虚拟游戏结合在一起,或许还能让“交互式约会”变得更加有趣。

说回“交互”,要促成一场虚拟互动,一般认为需要进行以下步骤:通过游戏引擎搭建一个线性的虚拟场景,再通过头戴式设备、体感和运动追踪的方式来进行场景呈现。在场景呈现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柄与场景进行互动。

其最常见的使用领域是游戏,与以往键盘操作不同的是,“交互”使装备能较为真实地拿到手中,增加了体验感和趣味性;此外也出现在诸如在家居设计领域的应用,设计商能够运用技术向客户真实地展现房屋的装饰结构,客户也能透过“场景”体验自己未来的房子;以及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比如一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天气预报等,技术能将曾经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通过“交互”让读者重新体验一回……

因此,本文将尝试从“交互新闻”和“交互电影”入手,对“交互”进行一些探索与反思。

一、交互新闻:读者自主决定新闻的走向

“交互新闻”也许是近年来比较新的一种新闻叙事方式,最早由尼基·厄舍在他的《互动新闻:黑客、数据与代码》中提出,指一种通过代码来实现故事叙事的视觉化呈现,通过多层的、触觉的用户控制来实现获取新闻和信息的目标。

换一种通俗的方式解释它吧,就是新闻记者在事件报道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技术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是通过“场景”来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记者需要穷尽列举读者对于事件进展可能产生的不同角度,然后将所有不同角度可能产生的后续写进代码中;

而读者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会有叙事上的选择,当新闻讲到一个阶段时会出现选项,读者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会使往后的叙事往不同的方向发展。2018年第102届普利策奖获奖的《The Wall:Unknow Stories Unintended Consequences》(中文《墙:未知的故事、意外地后果》)就是一则交互新闻。

不难看出,所谓的“交互”在交互新闻中的体现是读者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方面,并且在了解事件的过程中有了“选择”这一操作,使读者更具有参与感。而记者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事件的了解更加充分和深入,以保证满足不同读者不同疑问角度的需要,另一方面,“交互新闻”对记者文笔写作水平的要求会向技术让步,也即记者更需要考虑的是场景如何呈现而不是遣词造句。

二、交互电影:影视与观众互动的新方式

如果你看过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那么恭喜你,你并非对交互电影一无所知。它之所以被认为是交互电影,是因为观众需要在影片过程中为主角做一些选择,与上面提到的交互新闻相似,观众的不同选择会将剧情带往不同的方向。据说《黑镜:潘达斯奈基》影片的总时长达到了312分钟,便是制作者对不同选择可能产生的不同叙事穷尽列举的结果。

提到交互电影,或许我们以前曾接触过它的早期形式,比如那些一边播一边拍的周播剧,以前是导演根据这一周剧集播出后的观众反馈决定下一周故事内容的发展,而交互电影是把传统的两步并在一起,把播后反馈变成了实时反馈。更优于以前的是,传统导演对新剧情的发展可能只能选取一个角度,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要求,而交互电影的出现,使每个不同的观众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剧情走向。

三、关于“交互”的冷思考

1、叙事——形式与内容何者为王?

全媒体时代,形式与内容何者为王的问题一直在被探讨,却从未有过明确的答案。同样以交互新闻和交互电影为例,普遍有观点认为,观众在新技术的奇幻世界里会更多地被形式所吸引,而忽略的内容的瑕疵,即使内容很一般,但只要过程玩得很开心便会给一个较高的评价。

另一方面,叙事者可能因为技术或资金等原因,强调了形式而舍弃对艺术的打磨,从而出现“有交互,无高潮,有烧脑,无深度”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局面。而这或许不是新闻或电影最初的本意。

2、主体——到底谁在决定故事?

有观点认为,“交互”使得传统的整体事件被划分成了若干故事片段,由于事件在呈现的过程中需要受众进行选择,因此每个故事片段之间的联系不再由导演/记者决定,而是取决于受众的选择——受众在叙事。

这一点我个人并不认同,或许从微观层面上看,每个事件的拼接是由受众来决定,但从宏观角度看,整个故事系统的打造仍然是由传者来统筹,也即整个事件的完整模样依然是由导演/记者来架构,受众有哪些角度可以选,根本上还取决于传者提供了什么选项。

3、内容——假体验还是真互动?

与前文相关联,当故事的架构是传者的时候,便出现了“假互动”的可能。为什么呢?以电影为例,若每个故事片段都已经被传者架构好,受者只是拼接的作用,那么可能出现“你选与不选,结果就在那的情况”,甚至是为了交互而交互,出现“倒杯咖啡还是牛奶,穿件背心还是棉袄都可能改变世界”的尴尬局面。因此,新闻或影视是否认真地设计交互,能否真正实现交互成为了当下和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毋庸置疑,当下的“交互”还处在初级阶段,未来的“交互”如何发展,有一句话或许能概括完全:交互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更好地旁观与了解,而不是粗暴地情节介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312A0STA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