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理解信念》:一套精致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理解信念》——人工智能的科学理解

《理解信念》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中译本由机械工业出版2017年4月出版。它蕴含了人工智能专家Nils Nillson对信念的哲学思考。

思考哲学问题绝不是哲学家的专利,普通人也会有哲学思想,神经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观点。

平日里读多了哲学家写的哲学书,这次读工程学专家写的哲学书,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可以说,Nillson作为一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时也算是一位优秀的哲学家。

《理解信念》可以是一本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通过这本数万字的小册子,我们能学会调整自己的信念,明白应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这种能力被我称之为信息素养,它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组成部件。

本体论与认识论

把厚重的知识写得简单,并不难。难的是让读者能通过简洁的文字,理解深奥的知识。

为了降低读者的理解门槛,许多作者会带领读者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慢慢攀登知识的高峰。

我有一条与之略有差异的思路:从最基本的世界观开始,再慢慢拓展到认识世界的方法,这对读者来说最简单,对作者来说很困难。绝大多数作者都不具备一套成熟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我们对世界的种种看法,组合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世界观。世界观有成熟和幼稚之分,也有精致和朴素之分。且不论不同精致且成熟的世界观之间,有何高下之分,至少拥有一套精致的世界观,能让你走起路来都能抬头挺胸,充满自信。

在《思维的利剑》第三章,我为大家介绍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它就是一套成熟且精致的世界观。李晓煦在《三生有幸》中简要地谈到了ABCD四个世界的世界观,比波普尔还多一个B世界。A是物理世界,B是信息世界,C是意识世界,D是理念世界。这个四分世界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世界观。

在这里,我不想为大家一章一章地介绍《理解信念》一书的内容了。那样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读了我的介绍就不用再读原书的错觉。我想为大家介绍的是这位享誉全球的人工智能专家的世界观。

不知大家有没有体验过虚拟现实游戏?将一个类似眼罩的机器固定在你头上,你就能从显示屏中看到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分辨率足够高,那个虚拟的世界看起来就像真实世界一样。当虚拟世界有东西飞来时,你会忍不住闪躲。当你在虚拟世界中爬山时,你的手脚会忍不住动起来。当你在虚拟世界中摔倒时,你也很难在真实世界中保持平衡。

第一次体验虚拟现实游戏的人,在脱下眼罩后,往往会感叹科技的神奇。不过,你怎么知道脱下眼罩的自己,不是处在另一个虚拟现实之中呢?

Nillson的科学观和霍金在《大设计》中表现出来的一样,那就是模型论。我们所感受的世界并非真实世界,而是大脑这个虚拟现实发生器所模拟出来的虚拟世界。同时,我们也会根据虚拟世界的模拟,建构起理论模型,去解释并预测世界的变化。

模型就是由一条又一条类似语句的信念所组成的。这些信念中没有一条是真理,因为绝对真理并不存在。我们平日里口中的真理,只不过是可信度更高的信念而已。用我的话来说,任何信念的可信度,都是从0到1的开区间。

我们信念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感觉器官所直接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二是经过推理和解释所产生的信念。这种二分法在西方哲学中可谓自古以来。罗素给出的亲知(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与推知(Knowledge by Description)的区别,较为符合当代人的思路。

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我们预测未来,也能解释现状和过去,还能给我们带来娱乐价值。拥有更好的信念,能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问题来了,怎么评价信念的可信度呢?

极端怀疑会让我们错失良机,盲目轻信则会让我们做出轻率的决定。Nillson给出的方案,介于极端怀疑和盲目轻信之间,更偏怀疑一点,名字就叫批判性思维:

1.寻找专家的观点,尤其是获得专家一致认同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可能是错的,但总比它的反面更值得相信。

2.建构模型,检验模型,考虑替代解释,修正模型。模型就是一组信念,这组信念之间有逻辑推理关系或统计推理关系。

3.如果新的模型比你旧有的模型更好,请放弃你的旧模型。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点,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搞错了。

能遵守这三条守则,已经很不容易了。比如,在遇到麻烦时,如何去寻找专家?如何分辨真专家与伪专家?当专家之间出现分歧时,该怎么办?

由于认真想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生存指南”这个课程模块快要优化完成了,这些我们以后再说。

此书对我的帮助

这本书愈发坚定了我的一个决心,在设计思维工具时,一定要把易用性放在第一位。我受知识的诅咒太深,经常低估某个知识点的难度,误以为自己已经讲得足够通俗易懂了。

以前,我总说这个世界非常复杂,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模型,才能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从而解释它的变化,并且预测未来。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模型”,而是“许多个非常简单的理论模型”。李天命曾说,他自己知道10件事情,却只会跟自己的学生讲1件事情,因为这1件事情已经够用了。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说,能让学生理解一个简单实用的模型,已经功德无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复杂的理论模型,一开始也是简单的。只是当太多个理论模型叠加在一起时,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变得复杂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理解信念》一书,给了我们一套简洁而又精致世界观与方法论,值得满分推荐。本书很薄,如果你第一遍没有读懂,多读几遍也不会花太多时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23G09CJ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