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三星遭遇双重寒冬:掌舵人去世,三巨头业务停滞不前

在韩国民间,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韩国人一生逃不开的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

10月25日,这句话中的两个词同时出现在一条新闻中: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在首尔医院去世。

在李健熙掌舵三星的27年间,三星从韩国二流工厂成长为跻身世界500强的韩国最大财阀。这样的成长与积累,离不开李健熙的铁腕政策和“一切都要变”、“二次创业”等口号。

实际上,从2014年起,李健熙的独子李在镕就已经成为三星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但是二者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分歧,加上外部环境迭代迅速,脱离父亲庇护的李在镕,将会带领三星走向何方?

主要业务停滞不前,三星接班人压力空前

三星集团自1992年起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在中国的广泛产业布局。

近几年,三星以显示面板、半导体、手机、汽车能源为核心在中国投资建厂,一并投资的还有九个研究院所,其中四个与手机相关。

在我们的普遍观念中,三星是一个手机品牌,而非一家财团。实际上,三星的主营业务有手机、半导体和面板三项,手机被消费者熟知,半导体业务占全部盈利的份额一度超过七成,面板技术遥遥领先。

但是,这三项业务在中国国内均遭遇“寒冬”。

手机业务在遭遇Note7电池爆炸、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等事件之后一蹶不振,各地门店、工厂纷纷以售卖或关闭的形式退出。三星手机的分类在多处电商平台上已被归为“其他”,整体销量下降。

半导体业务正处于爆发式繁荣周期过后的“贤者时间”,保有技术优势的AMOLED面板业务则不断被厂商和消费者贴上“性价比低”的标签。

面临这样的重重“外患”,李在镕正式接掌三星之后,能否有足够的魄力和智慧“破局”?

初现倾颓之势,三星“二次创业”势在必行

任何一个企业,拥有足够的历史沉淀后,面临的挑战往往来自自身。三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成立1938年至今,从“科技界的主角”到“代工化的韩国企业”,庞大的集团架构、傲慢的公关态度都是三星前进得缓慢而艰难的原因。

对于三星而言,在大规模撤出中国市场之后,无论下一个主要市场锁定为越南或是印度,无论要在家电领域开创新未来还是以5G手机作为重返顶端的契机,中国市场的独特性都是不可替代的。

笔者认为,在中国国内,三星最大的优势是手机、半导体、面板组成的丰富生态位,目前尚未有其他国产品牌拥有这样雄厚的资金与科研能力。

如果三星乐于当一个“供货商”,那么也能借此将自身品牌牢牢嵌入中国市场中,同时享有韩国本土市场、东南亚未来市场无法提供给三星的“规模优势”。

虽然三星的现状远远谈不上需要被“拯救”,但若想重现往日的辉煌,李在镕必须像父亲李健熙一样,进行“二次创业”。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026A0F8M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