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看到BIM应用正在一步步规范并变好

你好!这里是牛侃BIM。

因为随着对BIM的认知越来越深,对这个行业认知的越来越深,越深切的感受到BIM技术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的无力,这个无力感不是源于技术,而是源于管理方面。

一个BIM工程师技术做的再好,也可能仅仅是一个螺丝钉角色,对一个公司或部门来说都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管理角色却不同,管理者影响着这个行业的顶层设计,对一个行业的走向和发展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常看到,一个企业的高管离职或是调整,对一个上市企业的股价会带来较大的波动。所以每个BIM工程师在锤炼技术的同时,都应该有管理思维和管理意识,思想要宽,眼光要远。能够做到道与术齐头并进。

在甲方管理BIM这几年,经历了大小不少项目,尝试了不少新应用,尽心把BIM的应用做到落地。这几年中,摸索提炼,凝结体会,梳理出一份面向甲方内部的《BIM应用管理规定》,使公司内部的BIM应用更加规范有序。近期会逐步给大家分享出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甲方的BIM管理,甲方推动BIM应用的那些事,以及推动建筑信息化的决心。

本期发出来的是设计阶段的BIM管理规定,不是最终的成稿,是征求意见稿,是向牛侃BIM全体小伙伴征求意见来了,欢迎留言区内讨论并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爆个料后开始进入正题,下面是装饰设计阶段BIM从模型到渲染的蜕变。住到这个小区的人以后就是唐嫣、胡歌、李佳奇的邻居。如果大家有豪宅需求,可以联系小编哦!

设计阶段BIM工作内容与权责划分

设计阶段BIM工作内容

设计阶段的BIM工作分为扩初阶段和施工图阶段,这两阶段的BIM工作均要经过BIM评审会进行评审。

扩初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BIM模型工作通常包含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各专项根据具体需要商定,进行BIM专项评审,通常包括室内装饰,幕墙,景观专业等,具体专业请参考《BIM设计任务书》。室内装饰阶段的BIM从扩初设计阶段介入,幕墙和景观专业通常从施工图设计阶段介入。

设计阶段的BIM工作分为扩初设计BIM和施工图设计BIM两部分,除主项设计外,专项设计也要做相应的设计BIM工作。

权责划分

甲方BIM工程师对设计阶段BIM模型的深度与设置负责;是设计阶段BIM专项计划的主责人;是BIM评审会的牵头人;对接设计院BIM配合团队,就BIM相关内容协调各参与方;过程中与设计管理部各专业设计师充分沟通,协调解决问题。

甲方设计管理部各专业工程师审阅BIM模型,对模型反映出来的专业问题负责;要求设计院确保BIM成果落实到施工图设计当中;过程中与总部BIM工程师充分沟通,协调解决问题。

这里梳理了甲方的BIM管理人员和设计管理人员的权责。里面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方的协调沟通问题,设计阶段有多方参与,BIM技术是新技术,只有充分沟通,各方配合,BIM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靠几个BIM工程师做做模型,与工程脱节太远,那是徒劳的。

设计阶段BIM模型要求

深度要求

设计阶段BIM模型深度应与相应阶段的图纸深度保持一致。

没有拟定《模型深度表》。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扩初设计模型深度要求与扩初图纸保持一致,施工图模型深度要求与施工图图纸保持一致。

Revit模型要求

Revit模型文件中项目浏览器应设置清楚。土建模型中应包含平面视图、三维视图、剖面视图、立面视图、重点区域视图等。

平面视图应按专业按楼层来划分归类;剖面视图包含楼梯剖面、汽车坡道剖面、典型墙身详图等;立面视图应包含不同方向的外立面及内切立面等;重点区域应包含重点房间、重点功能区,如机房、停车位等。

模型项目浏览器设置清楚是BIM工作步入正轨最基本的一步。一方面便于审核,另一方面也是要求乙方BIM工程师熟悉设计图纸内容。

机电模型中应包含平面视图、三维视图、剖面视图、重点区域视图等。

平面视图应按专业按楼层来划分归类;三维视图按专业按系统拆分归类;剖面视图应包含典型位置处的管线排布,如典型车道处、进出机房处等;重点区域应包含重点房间的空间位置,如主要机房,走道交汇处等区域。

剖面位置,立面位置及重点区域由设计管理部各专业工程师确定。

乙方BIM工程师专业能力欠缺,对图纸设计意图把握不准确,过程中时间很紧张,没有精力去仔细研究图纸,因此把这些重要位置的确定交由专业的设计管理人员去确定。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沟通问题,设计管理人员需要与BIM工程师充分的沟通。

室内装饰模型应包含楼层平面、天花平面图、单个房间的三维视图、整体三维视图、房间里面视图、及大样图视图等;

室外综合管线模型应包含平面视图、三维视图、剖面视图、重点区域视图等。

Navisworks模型要求

要求整理一份与Revit模型相匹配的Navisworks全专业轻量化模型。模型要求全专业拆分清楚,重点区域视点完整,重点区域与Revit模型中保持一致。

为什么要做Navisworks模型?因为甲方设计管理工程师电脑配置有限,并且Revit软件操作复杂,所以他们只需要审核Navisworks模型,会看就可以。做这个模型是有讲究的,就目前来看把这个Navisworks模型做好对很多BIM团队来说就是挑战。

设计阶段BIM评审会

设计阶段的BIM评审会包含扩初BIM评审会、施工图BIM评审会和专项设计BIM评审会。

所以配合的乙方团队绝不是仅仅做一个模型了事,BIM的内容和成果是需要开会讨论,确定。尤其BIM是个新东西,成果的落地是需要大量的配合和充分的沟通。

参与评审专业说明

扩初和施工图BIM评审的评审专业与设计评审会范围一致。各专项根据具体需要召开专项设计BIM评审会。

BIM评审会具备的条件

BIM模型深度及要求满足要求;BIM模型已经与会人员审阅并提出专业具体的问题;模型审阅人员提出的问题已经会议牵头人汇总整理并发送设计院,设计院已进行回复。

BIM评审会是设计阶段BIM工作一个重要的节点,BIM评审会前,BIM成果已经初步经过了审核,会议上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已经过梳理。BIM管理人员和设计管理人员已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有效问题。

评审会召开的时间

设计院施工图设计开始前应完成扩初BIM评审会的召开。设计院晒蓝图前应完成施工图BIM评审会的召开。专项设计BIM评审会应在专项设计图纸稳定后晒蓝图前召开。

确保BIM成果有充足的时间落地。

与会人员

总部设计管理部相关专业设计师;总部对接的BIM工程师;设计院相关专业设计师;设计院BIM配合团队。

会议纪要整理会签

由会议牵头人负责整理会议纪要并落实会签及分发。

设计阶段的BIM工作不是乙方BIM工程师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做一个模型了事,他是需要多方参与,多方配合。

设计阶段BIM成果要求

模型符合要求

各专业模型完整,深度符合要求,评审会会议纪要中与模型相关的修改已完成。

会议纪要闭环会议成果落实

会议牵头人确保BIM评审会的成果落实到图纸设计当中。

成果价值报告完整

BIM评审会结束5个工作日内,整理出相应阶段的BIM成果价值报告,价值报告应实事求是描述通过BIM发现并解决的设计问题,避免假大空。关于成果价值报告的写法可参考文章《目前BIM推动很艰难的原因在哪里》。

BIM成果审核确认单

扩初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均要对本阶段的BIM模型及价值成果进行报审确认。针对模型成果的确认,设计管理部只用审核Navisworks轻量化模型。

文章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112A01MA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