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摩尔定律失效,中芯迎来曙光,国产芯片真的能够“弯道超车”吗?

国产芯片的春天,要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近日在一个芯片领域的会议上,中芯国际副总裁蒋尚义进行了发言,他认为一直以来被芯片行业奉为圭臬的摩尔定律目前已经面临失效;目前行业的大趋势是细分化,即不同行业领域需要不同类型的芯片。

此发言一出,便引起了业内轰动,毕竟摩尔定律自60年代以来从未被撼动,现在突然说要失效了,着实有点难以让人接受。但是情况如果真的属实的话,那么对国内的芯片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件重大利好。

所以,摩尔定律真的已经面临失效了吗?

根据摩尔定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在保证芯片体积不会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下探芯片的制程以获取更多的晶体管数量。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技术推进的一路顺风顺水。

从100nm一路推进到28nm,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但是在下探到14nm以后,事情就起了变化。随着技术瓶颈的临近,制程的升级速度也开始放缓:14nm推进到10nm,用了一年;10nm推进到5nm,用了四年;5nm推进到3nm,何时能出现目前仍然不得而知。而在未来,3nm以下的制程能否真正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电子的隧穿效应就摆在那里,现在仍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科技瓶颈的出现,让目前的摩尔定律难以为继;而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则让摩尔定律的有效性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2020年的特殊情况,让全世界都遭受到了重创。受到Y情影响,国外的工厂企业正常开工都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病D传播、产能下降,让全球的芯片行业都无法全力投入到科技研发当中。并且从目前来看,全球Y情的结束仍然遥遥无期。这一击,让摩尔定律的有效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摩尔定律面临失效的同时,国内芯片产业,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曙光。由于全球研发生产进度大幅放缓,使得以中芯为代表的国内芯片生产企业赢得了绝佳的机会。全球产能缩减,让中芯获得了更多的芯片订单,盈利能力有了更大的保障;研发能力放缓,则让中芯在研发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只要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会,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时间,将会继续缩短。

当然,按照蒋尚义的说法,在摩尔定律失效以后,芯片行业应当考虑的,就是如何另辟蹊径,从其它方向解决目前的瓶颈问题,而不是继续死磕制程。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情况,也正是如此,中芯在留下了梁孟松的同时,也引入了蒋尚义,真正实现了"两条腿走路",在可见的未来,以中芯为代表的国产芯片企业,也一定会以更稳健的步伐,走在国际芯片领域前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119A05NN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