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它是我国特大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东方红响彻世界,现在却没落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生产水平的低下和国际上两极格局对峙,中国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受资本主义阵营的压迫与排挤。

腹背受敌的局面使新中国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她必须赶紧行动起来,发展国内的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自己不至于在国际上频遭冷眼。

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应运而生,它不仅生产应用在农业方面的拖拉机,还生产压路机、自行车、燃油泵等工具器械,既满足国内需要,还远销海外。

然而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它是我国特大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东方红响彻世界,现在却没落了,只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令人叹息。

建国之初的生产支柱

新中国刚刚成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国内生产方面的难题。那时社会生产力低下,本质上还是生产工具的落后不足,导致效率不高,费时费力。百废待兴之际,党中央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专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筹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从有这个计划,到建厂奠基,再到真正的建成投产,前后共花了六年时间。1959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年,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可谓是开拓性的一年。

在那样一个年代,制造厂既解决了国内工具生产的问题,还为百姓们提供了就业岗位,一举双得。

“东方红”拖拉机的诞生,又给厂里所有的工人、全国的百姓乃至政府的领导人们送去喜讯。就像是新娘子出嫁,所有人都想来看看拖拉机长什么样。作为中国拖拉机工业制造的起点,“东方红”的起名可不能马虎,这其中就还有一个小故事。

第一辆拖拉机还在生产的时候,上级就组织工程师们编写了一本名叫《D·T·54》的产品说明书,详细地向大家介绍拖拉机的性能、使用、保养等知识。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厂里就接到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拖拉机的型号、名称里不可有洋字。”

于是,厂里便号召所有员工给拖拉机取个名字。与此同时,中央也号召全国人民一起来想想拖拉机该叫什么名字好。

后来,时任一拖厂办副主任的安道平,在他去沈阳找相关负责人商谈拖拉机名字却无果而返的时候,听到厂里有人在唱陕北民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当下就感叹“东方红”这名字好啊!

他随即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从此“东方红”的大名,便出现在了所有拖拉机的车头上,令中国人民骄傲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响彻海角天涯。

这些年来不断的摸索学习,在技术方面的苦心钻研,“东方红”拖拉机以及接下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所有器械,都凝聚了厂里员工和技术专家们的心血,是他们不懈的努力,漂亮地完成了国家交给他们的任务。此时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全国生产的支柱。

时代发展,有喜有悲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无疑给当时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新中国带去了行业的春天,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推动新中国一步步走向机械生产的大国,走向不仅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远销海外,带来经济上的发展。

然后时代发展的速度似乎太快了,农业机械生产领域对于拖拉机的使用量已近乎饱和,当时的市场除了拖拉机,还找不到其他的生产工具,因此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市场的确给拖拉机厂带来了销售量,但一旦市场不需要拖拉机了,那么拖拉机厂该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情况下,厂里明白必须对自己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所以他们产出了不同于拖拉机的其他市场工具,越野载重汽车、生产叉车等等。可是,时值农机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所生产的物件得到市场的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

就这样,从前一直盈利的大名鼎鼎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光这一年就亏损了十三亿人民币,比以前六年的盈利还要多。

我们欣喜看到时代的快速发展,但这也给无法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一些企业带来困难,曾经响彻中国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出现了衰败的态势。

面对这样的困境,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不是没有做出改变,但他们生产的东西,本质上还属于农业机械生产的范畴,换汤不换药,产品类型的单一是它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最终还是难逃关门的命运。

对于曾经风生水起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来说,他们应该有一份对未来生产局面的预测。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止步不前,对于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只有农业和机械生产。

在厂子办的如日中天的时候,就可以将目光投向别的领域,根基的稳固是他们开拓创新的资本,然而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却在这方面没有先觉意识,只老实本分地干了一辈子的农机生产。

即使做出改变也为时尚晚。管理层人员的相继离开,使制造厂逐渐丧失了昔日的凝聚力,员工也意识到了这份岗位不能再继续维持他们的生活。更换管理层人员的初衷,其实是想让新鲜血液带领制造厂重生,然而现实的情况总是不能如人所愿。

转眼时间来到新千年,曾经是全国人民骄傲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早已不承担任何机械生产方面的工作,它似乎成了一个时代的烙印,刻在了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2018年一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在它身上,见证了众多中国工业生产领域的第一次,“东方红”的大名即使是在今天,也为人尊敬。

结语

纵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一生,它向我们讲述了那段艰苦岁月里人民的才能与付出,同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产业升级,切勿原地踏步,敢于开拓创新才是生存发展的硬道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308A0DHK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