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微软在低代码领域憋大招,跟RPA厂商抢生意?

近期,微软在低代码领域做了大量资金投入,拥有了一批其他厂商难以匹敌的产品,近期发布的 PowerFX 更是如虎添翼。微软在低代码领域的动作表明,软件巨头并不打算开发定制化部署系统,而是要将低代码软件直接整合到企业的现有 CI/CD 工作流当中。

微软的矛头直指 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 以及 Blue Prism 等各大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厂商,显然是看中了后者与各家企业签下的重磅订单。而 RPA 厂商们还面临着另一大威胁:亚马逊云科技和谷歌也几乎拥有与微软产品一一对应的解决方案,完全有能力迅速缩小差距。

微软低代码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低代码软件开发平台的核心诉求是让非专业开发者也能构建起现实可用的业务应用程序,基本思路是帮助已经对业务流程拥有深刻理解的用户轻松参与到应用程序构建中来,通过将专业业务知识与 IT 团队的开发技能相结合,企业客户可以进一步加快创新速度。

Gartner 公司预测,到 2025 年大部分企业级应用程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低代码软件开发平台。

企业级低代码软件套件通常涉及四大核心组件:数据存储、集成与转换管道、应用界面和报告系统,另外还有用于同传统应用程序保持交互的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数据提取(从 PDF 中提取半结构化数据)两种可选组件 。除了上述组件之外,低代码软件套件还需要满足能够实现应用程序部署和在部署完成后持续监控应用程序运行状态两个额外要求。

过去六年以来,微软一直着力构建前六大组件,如今相关功能已经基本实现,微软开始处理部署和监控方面的收尾工作。

这样一条简单的推文,已经令各大 RPA 与代码厂商惊恐不已:

RPA 与企业级低代码软件发展简史

企业级低代码软件的发展历程可长可短,具体取决于大家的审视角度。例如,我们完全可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 4GL 软件聊起,但本文只讲重点部分。我们直接把目光投向 2010 年代,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 软件)兴起之时。

在发展早期,RPA 软件不比绿屏终端时代的屏幕抓取系统先进多少。但是,RPA 软件很快发展出了现代低代码套件所需要的各大组件(数据存储、集成 / 转换、应用程序界面与报告等)。例如,对于各类需要在特定阶段(例如批复付款申请)进行人工输入或决策的流程,RPA 套件能够帮助用户开发简单应用程序用来实现工作流自动交互。

RPA 套件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出色的编排能力,管理员可以借此高效部署并监控成百上千条流程。总有人评价微软 Power Automate 等自动化平台不如 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 和 Blue Prism 等 RPA 工具那么成熟,这其实就是 Power Automate 在监控与部署方面还存在短板。

而微软当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决定一举解决这些问题。

微软低代码的核心优势

微软已经完成了企业级低代码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各个部分。只要能在落地策略上保持住一贯水平,微软就将成为低代码领域中一股无可匹敌的力量。

事实上,微软眼中的低代码代表了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微软来说,低代码面向的用户既包括在 Excel 中编写公式的会计师,也有通过 API 提取数据的软件工程师,更有负责构建定制化端到端管理方案并为客户提供洞见的咨询顾问。

微软意识到,低代码方案推广的障碍不在于编写低代码应用本身,而在于如何部署并监控低代码应用。软件巨头立志要为这一挑战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过去六年以来,微软通过自研及收购等方式获得了以下组件:

  1. 数据存储解决方案(Dataverse)
  2. 集成与转换管道(Logic 应用)
  3. 应用构建工具(Power Apps)
  4. 报告机制(Power BI)
  5. RPA 解决方案 (Power Automate)
  6. 数据提取 (Azure Cognitive Services Form Recognizer)

现在,微软的整盘棋局就只缺少“部署”与“监控方案”两枚棋子。

以往的大型 RPA 套件往往要求客户使用其编排器系统来解决上述挑战,但微软的思路明显不同。他们为开发团队提供的方案可以概括为:无须建立新的部署与治理实践,只要延续原有 CI/CD 体系即可。随着 PowerFX 的发布,微软希望通过使用这种通用编程语言将所有组件串连起来,帮助企业依靠现有 CI/CD 流程与治理框架高效部署低代码应用程序。

这一思路成为微软相较于其他低代码竞争对手的核心优势,也使得微软低代码解决方案成为 CIO 们眼中的安全选项。换句话说,企业在选择新增低代码平台时,事实上是在能够支持原有治理框架的 Power Platform 与不适合原有框架的其他平台之间做选择。从这个角度看,Power Platform 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微软无疑制订出了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战略。虽然不知道这期间经过了多少曲折、多少设计难题,但从战略发布的具体时间来看,微软应该是在 2019 年想到了可以将这些组件整合起来,并随后开始不断推动具体实施工作。这是微软低代码平台的发展年鉴:

· 2015 年:发布 VS Code

· 2016 年:发布 PowerApps 与 CDS(现在的 Dataverse)

· 2018 年:收购 GitHub,发布 GitHub Actions

· 2020 年:收购 Softomotive RPA

· 2021 年:公布 PowerFX 编程语言

其间,微软不断努力将专业软件开发中的持续集成 / 持续交付(CI/CD)组件同低代码及 RPA 产品加以结合,再把这些成果同能够促进数据与应用良好治理的通用编程语言 PowerFX 联系起来。

PowerFX 对低代码的意义

PowerFX 是 Power Apps 中使用的编程语言。2021 年 4 月,微软的 Greg Lindhorst 首次通过以下 GIF 动图披露了 PowerFX,并快速展示了 PowerFX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区别。

PowerFX 的核心诉求是为用户提供与 Excel 类似的使用体验。

微软之所以努力迎合低代码开发者这一新兴群体,原因在于这种开发方式特别适合现代企业的既有工作流程和治理框架。下面是我个人认为微软公告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具体描述了如何将企业级低代码应用程序整合至现有开发流程当中。

微软在确保业务开发者能够适应代码编写要求的路上做出了很多努力,而第一步就是发布基于 GPT-3 的 AI 驱动型 Power FX 公式编写器。只要业务开发者使用 Power FX 构建业务应用程序,这些应用就能由企业中的其他专业开发人员进行增强,再由 IT 人员用与其他软件项目类似的方式进行管理。

通过将构建低代码应用程序的业务开发人员与负责部署应用程序的专业开发人员联系起来,企业能够快速建立并部署足以支持自身独特竞争优势的、复杂且强大的定制化应用程序。

例如,有一家保险企业专门为采矿业的卡车和其他重型工程设备提供保险。使用 Power FX 的 Power Platform,企业的业务用户可以构建起与业务线紧密关联的应用程序,专业开发人员则可以使用 Java 或 C++ 等语言构建定制化质量评级引擎。以此为基础,所有开发成果都可经由公司内的标准 CI/CD 流程进行维护。

亚马逊和谷歌在干什么?

微软已经具备能够保障低代码成功的各种因素,也展示出了强大的方案交付能力。这对 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 以及 Blue Prism 等大型 RPA 厂商来说,当然称不上是好消息。更糟糕的是,亚马逊云科技和谷歌可能也会很快进军低代码领域。

与其他企业相比,微软目前的优势在于掌握了强大的话语权。亚马逊云科技与 GCP(Google Cloud Platform)都还没有将低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但必须承认,这两家公司都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完全可以向微软发起正面冲击。

亚马逊云科技最近发布了低代码应用程序平台 Honeycode,不过还未具体解释更多细节。去年,谷歌收购了 App Sheet 作为自家低代码产品,但尚未公布这款产品将如何与现有存储、工作流或 CI/CD 系统结合。讽刺的是,我从谷歌那边看到的最靠谱的低代码环境声明,就是与三大 RPA 厂商之一的 Automation Anywhere 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在技术方案上,亚马逊云科技掌握着一系列能够与微软技术栈相媲美的组件方案:

  1. 数据存储:亚马逊云科技在这方面拥有很多选项,只是不像 Dataverse 更容易被非传统开发者们接受。但亚马逊正在努力弥合这一鸿沟,相信很快将会有相关成果出炉。
  2. 集成与转换管道:亚马逊云科技在这方面同样有大量选择,旗下的 Step Functions、Glue、App Flow 以及其他很多工具都是不错的方案,只是亚马逊还缺少在具体情况下使用哪种选项的明确思路。
  3. 应用构建:Honeycode
  4. 报告系统:QuickSight
  5. RPA(亚马逊云科技在这方面还没有解决方案,但可以收购体量较小的 RPA 厂商)
  6. 数据提取: Textract

谷歌方面的情况也差不多:

  1. 数据存储:与亚马逊云科技类似,谷歌手里的牌也不少,Appsheet 的数据存储就适用于大部分低代码用例。
  2. 集成与转换管道:谷歌在这一领域的产品显得很混乱。他们曾先后与 Trifacta、一款名为 Cloud Composer 的 Apache Airflow 衍生产品以及 Workflows 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建议很简单,随便挑一家)
  3. 应用构建: Appsheet
  4. 报告系统: Looker
  5. RPA:谷歌与 Automation Anywhere 之间的合作可能存在问题。虽然谷歌确实还没有与传统应用进行交互的方案,但 Automation Anywhere 提供的大部分功能(数据存储、工作流、应用程序等)在谷歌全家桶里都有现成的替代方案。因此我个人预计,谷歌与 Automation Anywhere 的销售代表之间将很快爆发激烈的冲突。
  6. 数据提取:Document AI

亚马逊云科技和谷歌在这场与微软的战争中没有很多的技术劣势,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并拿下企业订单。但遗憾的是,微软在这两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强大的实力,所以亚马逊和谷歌胜算可能并不大。但他们至少有技术,只需要把各种因素串连起来并试着推广。

RPA 领域仍然有三大巨头厂商在虎视眈眈,这种竞争态势对于参与各方都不大有利,不过 CIO 与 IT 团队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经过充分竞争后,用户将有很多优秀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选择,其中一些还能与现有部署及治理框架完美融合,何乐而不为?

作者简介:

Doug Hudgeon 是 Manning 著作《Machine Learning for Business》合著者,该书展示了如何使用 AWS SageMaker 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他也是集成公司 Managed Functions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原文链接:

https://www.infoq.com/articles/cloud-vendors-low-code/

  • 发表于:
  • 本文为 InfoQ 中文站特供稿件
  • 首发地址https://www.infoq.cn/article/6m86QLySyufQBFPMrZsC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