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专项药集采不断袭来,报量、报价、标后如何实现一体化攻防?

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编辑: 云中鹿

集采常态化、制度化之后,覆盖的品种从“普适性”的化学药逐渐进入到具有特殊性的中成药、胰岛素领域。中成药集采以地方采购联盟的方式运作,而胰岛素则由国家集采层面组织。

目前,湖北、广东两大联盟覆盖大半中国中成药集采。从纳入目录的品种分析,广东按通用名为57个,区分剂型规格按药品名称为134个,分为27个组,其中26组为非独家(其中有独家品种被合并其中),36个独家品种为一个组,口服分为三组,针剂一组,合并率为79.9%。

而湖北74个品种(后调整为76个)合并为17个组别,口服、针剂分别为一组,合并率为77%。表面上看似乎湖北合并程度高,但由于广东实际纳入的品种数量多,合并率反而比湖北高。

湖北规则与广东相比,无论是AB组划分(看采购金额及占比)、定价依据(省级最低中标价)、給量方式(削峰填谷)、中选规则(降幅排名+议价)、待分配量(从医疗机构实际看待)都显得较为简洁、易懂、易操作,医保、企业、平台接受度应该不低;

从企业的角度看,需要注意实际销量、医疗机构报量、以及中选后实际拿到的采购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精确计算方能确定报价策略。

医疗机构所报品种如果未中选,存在二次选择的机会/风险,对于中选企业而言,可以借机进入之前未覆盖医疗机构,而对于落选企业,份额明白无误地在采购规则中被别人瓜分。

中选执行后,医疗机构的使用也应纳入企业的观察,其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是否真正落实采购量和回款?是真带量还是真降价?二是,由于存在真实存量、报量与实际采购量之间的差距,非带量部分是否在扩大?

带着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将于10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集采“深水区”:各类集采药品的发展走势、报量、报价研讨会》,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业内大咖点苍鹤、张廷杰、刘峻三位老师,与大家共同探讨,同时还提供一对一咨询机会!

如果你有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哪怕思考并不成熟,都可以来研讨会上做个小小的分享,供与会专家和各大药企中高层销售、准入岗位的负责人研讨一番,能集体出谋划策那就更好了。

集采的应对研讨会,我们从2019年开始就已经组织过多期,目前已陆续在全国巡回举办了7场,如评如潮,反响强烈(落地、实操的干货一个接一个),并且随着政策的变化,我们的内容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与时俱进,此次我们将在北京再次举办,定能让您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926A0A00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