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充电难、续航假、怕自燃?怕失控?不敢买新能源车的原因有哪些?

文|Lei

前几天,据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了11.50%,其终端销量为175.01万辆。

其中,第一季度43.19万辆,市场占比7.96%;第二季度56.60万辆,市场占比11.24%;第三季度75.22万辆,市场占比15.80%。

而在9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甚至突破了20%。这意味着在100辆乘用车中,有20辆是新能源汽车。

即便随着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爆发增长,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可观,甚至有相当多的企业凭新能源车打响了自己名号。但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剩下的80辆车80个人,或者是屏幕面前的你,至今不购入新能源车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里程注水、性能浮夸?

我相信,在大部分人眼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最大的区别在于续航里程上的区别。很多人不买新能源车的原因就是因为“没安全感”,害怕自己的车开着开着就没电了。

现在,很多车企为了减少这种“走着走着就没电了”的尴尬情况,在动力电池的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打造出了一批又一批所谓的“续航500KM+”“续航1000KM+”的新能源车。

但事实上,能真正经得起这些“超长续航里程”考验的,只有极少数品牌。例如某新势力纯电品牌2018款425KM基准版车型,显示纯电续航里程为425KM,实际上据某车之家口碑数据显示,实际续航里程只有约360KM。

当这些对电池续航里程上的宣传一次又一次被曝出不实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信任也大打折扣。

自燃爆炸吓退人

如果说续航里程上的虚假宣传顶多是让你的驾驶体验打折扣,那么新能源车被频繁爆出的“自燃”事件,则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安全。

比如特斯拉,从诞生那天开始它的负面新闻的关键词就是“自燃”。19年,上海徐汇区的某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发生自燃;同年,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私人车库中,特斯拉Model S发生自燃。

这些大量曝出的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件,也让大家对新能源车望而生畏。当然,这些自燃现象,都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密切相关。

自动驾驶失控?

除了续航和自燃这两个原因外,驾驶新能源汽车时所发生的失控事件,也是很多人不敢买新能源车的原因。

但说句实话,目前大多数的自动驾驶失控事件,和车本身的自动驾驶功能没多大关系。目前我国97%的汽车,连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都没有。那些号称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能源车,自动驾驶等级基本上也都只有L2。而L2自动驾驶严格来讲只能被称为“驾驶辅助”,它在执行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时,全程都需要人为干预及驾驶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企业过度宣传自动驾驶功能,以及某些车企领导、宣传人员的错误示范,导致消费者操作不当,发生失控。

写在最后

最后还是要公平地说一句,某些新能源汽车是有上述缺点。但也有战战兢兢、认真研发的新能源车企,它们的汽车质量非常有保证。况且在车质网上,燃油车发动机故障、变速器故障等投诉事件也不在少数。只是对于新能源车,我们确实要抱有一份谨慎的态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108A0826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