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网约车定价其中的猫腻,滴滴的“致富秘诀”

谈到网约车的发展历程,从2010年北京的第一家网约车平台易到出现,到如今全国200多家平台、接近7亿的月订单量,网约车行业的发展是如此迅速,但在滚滚的发展洪流下,隐藏的是重重矛盾和不合理。

一、定价争议

互联网的出现,包括共享经济的兴起,让不少头部企业触到了垄断的“橄榄枝”。

拿网约车为例,滴滴作为滴答、T3、一喂出行等一众平台中的老大,它掌控网约车市场的能力被无限放大,在独占市场的情况下,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滴滴下架后,所有平台都想坐上那个可以控制市场、控制运价的位置,为此,四川省近日出台了《四川省出租汽车运价管理规定》将全省一个标尺,对出租汽车(包括巡游车、网约车)定价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运价管理的重要性,在司机师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运价管控

新业态就业的出现,让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更难进行。

对于滴滴、滴答、T3、一喂出行上的司机师傅们来说,出车接单的时间是他们唯一可以控制的事。

乘客付多少?他们能收到多少?这都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而在滴滴出事之前,很多城市并没有对平台的定价方面有所限制。

运价是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和司机收入、行业稳定、乘客出行等息息相关。

自网约车出现以来,运价的浮动范围出奇的大,比如在各平台大打价格战时期,曾出现过“打车比骑共享单车还便宜”的非理性现象;比如相同路线相同时间段,使用某些平台打车的价格可能会比其他平台高出30%以上。

网约车平台利用信息不对称,在早晚高峰时段刻意缓慢调配运力资源,乘客只能通过加价才能打到车,以此提高平台的利润率,但是在司机端显示的依旧是不加价的金额,也就是说这部分利润并没有给到司机,而是进入了平台账户。

相较于公共交通“定点、定线、定时和定价”的运营原则,网约车的定价规则不断变化且不公开不透明,并没有得到司机和乘客的认可。

随着滴滴的下架,网约车市场再次陷入满地补贴、低价抢用户的模式,定价无规律,市场无管控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117A04QY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