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评论|社交软件短视频也须防未成年人沉迷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近日共同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报告也指出,当前仍具备游戏习惯的未成年人在游戏受限后,往往会将时间投入到短视频与网络视频。(11月23日澎湃新闻)

客观地说,经过一段时间治理,游戏平台未成年人防沉迷管理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此断言相关问题“永无后患”,显然还需更长时间考量。毕竟,解决沉迷这件事,就跟生病吃药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

近年来,各短视频平台持续加大对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管理力度;然而,还有一类短视频平台,不以独立APP的形式提供服务,而是嵌入社交软件,如依托微信的视频号等。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线上社交产品的使用及其权益保护”课题组调查发现,有专属微信号的未成年人超过六成,成年人用户与未成年人用户的高度混杂,使得微信及其视频号针对未成年人用户的年龄甄别、时长限制、内容池过滤等设计,存在较为明显的管理漏洞。

这就给未成年人“健康触屏”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对于独立短视频工具,社交嵌入式短视频依托社交软件的高普及率,能够吸引更多未成年人用户,而嵌入模式则造成其管理边界模糊不清。社交嵌入式短视频看似汲取社交与游戏融合之长,但若是管理不当,则可能成为防沉迷监管的“法外之地”,进而放大在未成年人保护层面的诸多风险。

长远而言,针对社交嵌入式短视频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暴露的问题,理应采取与时俱进的管理举措,比如有业界专家建议,不妨尝试视频号的单独运管、权责一体。同时,政府应建立更具穿透性的短视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对社交嵌入式短视频等新型平台模式加大常态审核与监管力度,强化相关管理规则的普适性和公平性。

互联网企业当认真听取社会反馈,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着力补上技术短板与监管漏洞。唯其如此,才不负其作为平台经济所应负的企业社会责任,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向善向上”的价值服务,成为全社会共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正向之力。

作者:邓海建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208A06A3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