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擦,终于硬了一回

编者荐语:

嗯,为了避免不告而别,做了中产先生mini,主打精悍短文。

1583个字 阅读时长:8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虽迟但到。

- 1 -

早上看到《满江红》片方起诉4个大V的消息,让我一个激灵。

先说一下:

我没看过《满江红》,看了《无名》和《地球2》,而且我对为什么起诉大V的具体原因也不是很清楚。

因为对撕逼不感兴趣,除非看不下去,我对流量话题也尽量保持距离。

但熟悉的读者都知道,从苟晶到李星星再到梁颖,从特斯拉到海天再到李宁,我一直认为社交媒体的某种乱象不能再放任了,因为这些乱象:

已经从牟利的个体发展成了某种实际意义上的市场管制力量。

很简单,不管是苟晶还是李星星或者梁颖,都是用夸张或者虚构的事实来为自己牟利或者逃脱责任,影响虽然深远,但是不很具体。

发展到现在,网上有一批人开始盯上企业了:

最明显的是海天和李宁,好像每次都是同一批人,拿着放大镜去找企业的瑕疵,以此认为企业价值和经营有问题,他们这种行为其实已经是对企业进行了:

事实上的管制

而这种管制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几乎不需要任何门槛和资质:

只要带着放大镜,找到任何可以混淆视听的瑕疵,就能在网上掀起滔天巨浪,让企业百口莫辩,市值瞬间蒸发。

海天蒸发了上千亿,李宁蒸发了200亿,品牌商誉和销售损失不可估计。

大V们动动嘴皮子,企业就摊上事儿了。

这已经是某种事实上的游离于相关部门之外的市场管制力量。

而且破坏力开始显现,不能不管了。

- 2 -

为什么一些大V们屡试不爽,而企业总是难以招架?

就是因为社交媒体的属性所致:

流量至上。

我说社交媒体下沉人群居多,有些不客气,但是事实,这些人最容易被挑动,而且只有情绪,没有逻辑。

但是很多聪明的大V喜欢这种流量,因为获取太容易,而且活跃度极高,随意挑动一下就能呼风唤雨,这次涉事的某教授就深谙此道。

流量至上的逻辑下,媒体平台和算法推送更喜欢撕裂和对立的话题,可以说是推波助澜,加速了这个过程。

最关键的是在社交媒体混淆事实、夸大虚构的代价极低如果是站在某种正确的制高点上,那简直就战无不胜了,但却能获取巨大的流量,这简直就是白捡的流量密码。

即便最后事实证明这些大V说错了,粉丝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本来就只有情绪,没有逻辑,这等于变相鼓励大V去找靶子。

所以,拿着锤子满世界找钉子的大V就越来越多。

为什么传统的企业公关难以招架呢?

我们已经看到了,特斯拉的公关败走,海天的公关败走,李宁也不得不道歉,但就这样,舆论也不放过。

因为这根本就超出了传统公关的认知范围,属于互联网降维打击了:

面对网上被挑起的汹涌民意,企业公关其实是在虚空打靶,一时间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即便了解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应对,任何解释都是越描越黑,任何声明都是高高在上,死不悔改。

所以,现在公关界对于这种情况更喜欢采取的办法是闭嘴,等到舆论平息,毕竟拿锤子的人太多,而互联网的记忆又不好,等下一个倒霉蛋来救场。

业内人士会说了:

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发财机会。

没错,我搞一个类似的MCN,招徕一些善于操作话题的写手,把每个企业都拿放大镜来过滤一遍,那不得一堆企业争着投广告来养我

如果相关部门再不重视,不久的以后,可能现在已经有这样的机构存在了。

这对营商环境,对经济复苏会是多么大的伤害,特别是民营企业,他们在这些年的舆论中,什么情形大家也清楚。

- 3 -

结语

所以,不管《满江红》是否存在问题,能够起诉这些大V,我觉得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毕竟之前,面对被挑起的舆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怂了。

对于这些乱象,法律早该体现出存在感

不然,你看这些年,有点什么事大家就等反转,和科学理性相比,大家更愿意相信便利店员和黄毛打印员的信口雌黄。

不能再这样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129A028G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