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防御技术通过构建虚假环境迷惑攻击者,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以下是主要应用场景:
企业网络安全防护
- 边界防护:在企业网络与外部网络边界部署欺骗防御系统,模拟内部网络服务和敏感数据,诱使外部攻击者在虚假环境中暴露攻击意图和手段,提前阻止其进入真实网络。
- 内网安全监测:针对企业内网,模拟关键业务服务器、数据库等资产,监测内部人员的异常操作和潜在威胁,防止内部人员误操作或恶意攻击造成数据泄露和系统破坏。
金融行业
- 保护交易系统: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和资金数据,易成为攻击目标。欺骗防御技术可模拟交易环境和账户信息,干扰攻击者,保障交易安全。
- 防范数据泄露:模拟存储客户敏感信息的数据库,当攻击者试图获取这些虚假数据时,及时发现并追踪攻击行为,防止真实数据泄露。
政府机构
- 保障政务系统安全:政务系统涉及国家机密和公共服务,安全至关重要。欺骗防御技术可模拟政务服务平台和内部办公系统,抵御外部攻击和内部违规操作。
- 应对APT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欺骗防御系统可长期部署,通过虚假环境和持续监测,发现并阻断APT攻击。
云环境安全
- 云服务器防护:在云计算环境中,多个用户共享资源,安全边界模糊。欺骗防御技术可为云服务提供商和租户提供虚拟资产模拟,保护云服务器免受攻击。
- 云数据安全:模拟云存储中的敏感数据,监测攻击者对数据的访问和窃取行为,确保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工业控制系统
- 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制造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欺骗防御技术可模拟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防范针对工业网络的攻击,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 检测异常操作:监测工业网络中的异常指令和操作,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防止对工业生产造成破坏。
物联网安全
- 保护智能设备:物联网设备数量众多且安全防护能力较弱。欺骗防御技术可模拟物联网设备的通信和服务,诱捕攻击者,保护智能设备免受恶意攻击。
- 监测网络流量:分析物联网网络中的流量,发现异常通信模式和攻击行为,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