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分类维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式及代表性类型:
一、按技术实现方式
- 检索式(Retrieval-based)
- 原理:从预设的知识库中匹配最接近用户问题的答案,回复内容固定且可控。
- 特点:准确率高,但灵活性低,依赖人工构建的知识库,适用于客服等标准化场景。
2. 生成式(Generative)
- 原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如GPT系列)动态生成回复,无需预存答案。
- 特点:回复多样自然,但可能语法错误或偏离主题,常见于开放域闲聊(如微软小冰)。
3. 混合式(Hybrid)
- 结合检索与生成技术,平衡准确性与灵活性,是当前工业界主流趋势。
二、按对话领域
- 限定域(Domain-specific)
- 特点:仅处理特定领域问题(如银行客服、电商咨询),无法回答领域外问题。
- 应用:企业客服、垂直行业助手(如海尔售后机器人)。
2. 开放域(Open-domain)
- 特点:支持广泛话题的闲聊,如情感陪伴、通用知识问答(如微软小冰、豆包)。
三、按功能目标
- 问答型(Q&A)
- 功能:精准解答用户提问,分为:
- FAQ型:基于常见问题库匹配答案。
- 知识图谱型(KBQA):通过语义解析实现推理(如“姚明妻子的国籍”)。
2. 任务型(Task-oriented)
- 功能:通过多轮对话完成特定任务(如订票、设闹钟)。
- 流程:意图识别 → 关键信息收集(词槽填充) → 执行任务 → 反馈结果。
3. 闲聊型(Chat-oriented)
- 功能:满足情感陪伴需求,无固定目标,回复自由(如乐天派机器人的宠物模式)。
四、按交互形式
- 文本型
2. 语音型
- 支持语音识别与合成,用于电话客服、智能音箱(如讯飞AI客服、天猫精灵)。
3. 多模态型
- 融合文字、语音、图像等多形式交互(如通义千问的跨模态理解)。
五、按产品形态
- 硬件类
- 实体设备,如智能音箱(小度)、桌面机器人(乐天派)。
2. 软件类
- 应用程序或API服务,如Siri、企业级SaaS客服系统(实在Chat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