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余凯: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地平线再获Yuri Milner注资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余凯: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地平线再获Yuri Milner注资

作者头像
新智元
发布2018-03-21 17:29:03
8630
发布2018-03-21 17:29:0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新智元

【新智元导读】“新智元 2015 人工智能创业家”得主余凯所创立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近日获得了著名风险投资家、Facebook 和阿里巴巴投资人 Yuri Milner 的投资,新智元群友和专家的投票预测得到应验,中国人工智能新创企业再获瞩目。那么,地平线机器人过人之处在哪里?余凯在新智元超智能时代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的演讲。文末附有新智元对余凯的专访。

2015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演讲

余凯: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

余凯(右三)接受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颁奖。来源:新智元

余凯博士在 3 月 27 日新智元超智能时代大会上,作为 2015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发表了题为《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主题演讲。

感谢笔记侠对演讲内容的整理。

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朋友,大家好!主要和大家分享两个方面的事情:

1、分享信仰和坚持的力量;

2、稍微介绍一下地平线这家公司。

信仰和坚持的力量

因为是在新智元的场合,所以就回想起两年前,那时杨静把几个人叫到一起,吃饭、喝茶、聊天,没想到今天影响力会这么大。今天,如果你想见人工智能方面的人,到这个地方来想见的都可以见到。

每天新智元各个群里都在进行互动,包括会议的反馈、思想的分享等,它的背后是一个极其勤奋的团队,才能够坚持到今天,把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而且两年前,AlphaGo还没有发生。那时的媒体报道娱乐信息更有前途,那时人工智能并不是显学,处于非常不被看好的时期,杨静把她所信仰的,不一定是所有人信仰的东西,坚持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对于这点我非常感慨。

一开始你信仰的一些东西,它很有可能是非常小众和非常边缘的东西,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你持续并坚持的做下去,你相信这件事是正确的,最后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

2011年时我去波士顿参加一个会议, 会议名字叫Frontiers in Compuer Vision, 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每十年就会有的一个非常小的聚会,基本是非常核心的一些人物在一起,讨论这十年内计算机视觉领域发生什么事情,后来有什么事情值得关注,未来会怎么样。

这是一个两天的会议,有一个下午做的是深度学习讨论的环节,当时Yann LeCun, Andrew Ng, 和我都各自做了有关深度学习的报告。报告后在讨论深度学习的时候,一位做计算机视觉非常资深的专家(计算机视觉领域有一个教授,相当于这个领域的泰山北斗,鼻祖一样的人物)对我们提出批评。他的看法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做计算机视觉的人。

他说台上做深度学习的人像暴发户一样,把什么东西都看成是数据,把数据拿去训练,并不知道图像里面的几何、结构、两维、三维构成是怎么回事,这样会把学界带到沟里。当时的讨论变成了争吵,非常激烈。那次会议后,我和Andrew Ng都有点后悔了,觉得我们和这些传统学人的争吵是不是太激烈了?会不会把关系搞坏了?于是我们商量回到加州后请他吃饭,缓和关系。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要推动一个你所信仰的东西,其实是多么不容易。因为你面临的是身边很多人的质疑。

什么是信仰呢?

就是它还没有发生,很多人没有看到的时候,你觉得会发生。如果它已经发生了,那是知道,那不叫信仰。

2012年的时候我回到国内在百度工作,希望推动百度在深度学习的大力投入,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2012年年初,你跟所有人讲深度学习,说我们应该怎么样,他们会说不知道。那时想构建和投入GPU,需要投入很多资源,而且还要做一个大的数据团队才能获得足够数据。

当时我在思考如何推动这个事情。

2012年10月份有一个机会,当时我写E-mail 给一位美国深度学习领域的创业者,想着能不能和百度一起合作。当时收到的回复是希望在资金方面有所资助,他说:“我们还挺贵的。”我当时回信说:“有多贵?”他说:“几百万美金。”我说:“没有问题。”

当时可能我回信回太快了,Geoff Hinton立刻就说介意不介意我再跟谷歌去聊一下?我想这下麻烦大了。

这个机会是什么呢?

2012年12月份时,在美国的Lake Tahoe,当时百度、谷歌、微软,第四家公司我们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四家公司竞争收购一家公司。当时百度负责投资的汤和松对技术很有热情,他对这件事非常支持。在他的帮助和推动下,李彦宏跟我说2400万美金以内可以现场决定,超越这个数再打电话跟总部商量。

这家公司一共就三个人,网站都没有注册,但四家公司一直不断加码,最后加码到了5000万美金,只剩下百度和谷歌。我当时心里非常清楚,如果钱出得一样它就去谷歌了。这时Geoff Hinton回信说他觉得钱够了,决定去谷歌,其实我心里预期也是这样。这件事发生了以后,李彦宏以及百度公司都很直观的意识到,深度学习很值钱,很重要。

于是2013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这是一个小插曲。

一开始,当你做一件事情,身边所有人并不是那么理解,这时你要坚持。

2015年我自己出来创业,到现在差不多有八个月的时间。外面的人可能看到的是Facebook、百度的人出来构建万物智能的大脑,但是我可以说:从创立开始到今天,我们大概一共谈过几十家投资机构,在中国对你感兴趣的投资机构非常多,但是真正懂你这个事情的投资机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投资机构对客单价、流水、活跃度和获客成本非常熟。但对于技术发展的趋势而言,实际上基本不懂,所以他们怎么理解你?

说老实话因为我们自己的确是非常幸运,最终还是吸引到了中国超级豪华的一支投资团队,他们跟我们一起做这件事情,他们不一定明白我们技术路线的细节,但是非常认同人工智能将来会改变世界这样一个未来。七八个月过了,我们有更多成果出来了,这些东西慢慢地云开见日,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最近我们在吸引硅谷的投资机构进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硅谷的投资机构对技术投资的把控力明显比中国大多数同行要强。

一开始你做的事情,如果它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么它一定是一个奇怪的事情,所以当有人质疑你的时候,一定不要觉得太灰心丧气。

比如做神经网络芯片非常优秀的陈云霁和陈天石,也很有勇气,很值得鼓励。虽然他们两做的事情和地平线的业务有重合,但是我认为他们很棒。2016年我希望未来的中国更多地鼓励创新,勇敢探索未来的文化。

地平线这家公司

简单说,地平线机器人就是构建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操作系统和芯片。

我们希望把我们的操作系统和芯片在十年时间里(2015到2025年),装到世界一千种品类的硬件设备里去。这里包括重点两大品类:

  • 一个是智能家居,日常生活里大家触手可及的品类;
  • 另一个是智能驾驶,让汽车不但能自动驾驶,还能有自然的人机交互。我们希望把我们的大脑操作系统和大脑芯片装进去。让这些设备从功能机变成智能机,就像过去的手机智能化一样。

过去我们国家对机器人(Robot)有一个巨大的误区。

查剑桥词典:Robot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自主行为的机器;另外一个词:Android,安卓,在剑桥词典里的意思是长得像人的机器。所以Robot才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讲得是智能的机器。未来在我们生活周遭,在生产线上、在医院中、在养老院里面都会充斥着很多Robot,不一定长得像人,所以说中文里“机器人”这个翻译有很强烈的误导性。

地平线公司希望定义未来Robot的大脑,比如汽车,如果装上地平线的大脑,在行驶方面就会更加安全和智能,对内让人机交互,让驾驶的体验更加舒适,这是我们希望去做的事情。

谢谢大家!

【新智元专访】余凯获得 Yuri Milner 投资

余凯作为新智元超智能时代大会发表演讲。来源:新智元

由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负责人余凯博士创办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Horizon Robotics),近日获得了著名风险投资家Yuri Milner的投资。

地平线机器人公司要做的产品,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系统和软硬件平台,让世界上所有的设备(例如家居、汽车、玩具和服务机器人),具有从感知、交互、理解到决策的智能。

今年 3 月份,地平线推出了面向自动驾驶的“雨果”平台和智能家居的“安徒生”平台。

余凯也是 2015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新智元为此对余凯博士进行了专访,余凯博士详细解答了地平线在融资、产品、技术和市场上的发展规划。

新智元:您最近获得了著名投资人 Yuri Milner 的投资,您认为他选择投资地平线机器人,最看重的3个因素是什么?

余凯: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Yuri 对人工智能有强烈的兴趣,前段时间 AlphaGo 在韩国比赛的时候,Yuri 和 Google CEO Larry Page 一起到现场看棋。实际上他对人工智能目前取得的进展,是非常关注的。而且他是一个物理学家,现在人工智能很多核心的学者,尤其是做神经网络的一些人,过去都是物理背景。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是他选择投资的第一大原因。

第二,他非常认可地平线的团队,地平线的核心团队来自百度、Facebook、Google、华为和诺基亚,他对地平线的情况实际上是有所耳闻,2016 年1 月份我们在他家里吃饭的时候,他说对我们有所了解。而且他知道地平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深度学习团队。

第三,Yuri 一直在长期关注美国和中国,寻找未来可以高成长的团队去投资。他投资的很多公司现在都是百亿和千亿美元以上,在人工智能的方向来说,他相信地平线是中国最好的人工智能团队,也相信是世界最好的人工智能团队之一,未来能够成长为非常成功的高科技商业化公司。

新智元:上个月地平线发布了 ADAS 系统,相比 Mobileye,地平线 ADAS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余凯:地平线的系统,第一点是完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系统,Mobileye 据说他们也采用了一点神经网络,但不完全是。

第二个是地平线的技术更加贴近中国的路况,是在中国的路况下采集的数据,去开发、验证模型,所以我认为地平线的 ADAS 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新智元:您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开创者,也带领了百度最早的无人车研发工作。但是百度和地平线的策略并不相同,为什么没有延续在百度之前的雷达方案,而选择了 ADAS 切入智能驾驶市场?

余凯:当时我们在百度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实际上一方面是百度有地图数据的资源,可以开发高精度的三维地图,其次百度第一版,我们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尽快做出自动驾驶的原型系统,可以在北京的道路做自动驾驶,所以采取了比较贵的传感器,激光雷达加高精度地图的方案。

但是地平线采取的方案,其实是希望用比较便宜的传感器和便宜的芯片,在算法方面下大工夫,使得系统不但成本低,而且能够实现高精度。这是地平线作为创业公司,从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实际产品的角度,考量技术的开发。

新智元:“Horizon Robotics 要做的产品,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系统和软硬件平台”,在智能驾驶方面,新智元把这理解为是系统集成商。在招聘上能看到地平线现在有 60 人左右,那么地平线在哪些方面会选择自己研发,哪些方面会使用第三方的产品?(处理器、传感器、算法、地图等方面)

余凯:地平线现在发展比较快,已经有 80 个人了,我们核心的研发重点还是在算法,以及围绕算法的芯片,除此之外整个系统需要的传感器和电路板其他元器件,我们不会自己做,肯定是在外面购买和集成。甚至在芯片上,我们主要负责的是设计,生产、封装、制造这些环节,我们都会和合作伙伴一起推进,而不是我们自己做。所以地平线本质来讲,是一个软件算法的系统公司,今天它会做很多算法和硬件的东西,但是核心还是算法。

新智元:地平线的产品规划之一,是要做 AI Inside,做深度神经网络的芯片。但是芯片是一个巨额投入的产业,英伟达刚发布的Tesla P100 据说花了 20 亿美元研发。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地平线会怎么做芯片业务?

余凯:实际上现在的芯片设计和研发、制造,它的成本不一定是那么高。它关键要看采用的工艺是多少,如果工艺是 28 纳米或者更加高级的工艺,那会非常贵。但如果是 40 纳米,就不一定会那么贵。对于 NVIDIA 来说,他们的集成度是非常高的,所以研发费用会非常贵。但对于地平线来说,因为我们掌握算法,所以通过我们设计的算法,相对来说不需要那么高集成度的芯片,所以我们能把成本降下来。

新智元:据新智元了解,Mobileye 在中国的销量并不好。您认为 ADAS 现在到了什么市场阶段?地平线的市场策略是什么?

余凯:首先,这个市场处于非常早期,不用说 Mobileye,整个 ADAS 在中国目前的安装量还是非常少的。

第二个问题是,Mobileye 作为一个外国公司,它的技术对于怎么适合中国的路况,以及对于中国本地的OEM厂家的服务支持能力,都是一个考验。

所以 Mobieye 目前的销量不高,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整个 ADAS 的市场未来会有很高速的成长。

地平线的研发和市场策略是,我们一定是盯着对技术要求最高前装市场做技术研发,一定要比肩世界顶尖水平,做到世界上最好的技术。

采访 王嘉俊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4-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新智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小微
腾讯云小微,是一套腾讯云的智能服务系统,也是一个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接入小微的硬件可以快速具备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帮助智能硬件厂商实现语音人机互动和音视频服务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