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智驾深谈】Tesla致命车祸的必然性:谈自动驾驶的三个命门

【智驾深谈】Tesla致命车祸的必然性:谈自动驾驶的三个命门

作者头像
新智元
发布2018-03-26 16:57:36
5310
发布2018-03-26 16:57:3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新智元新智元

【新智元导读】昨天早晨刚起床就被刷屏了,Tesla自动驾驶状态下出了致命车祸,平时热衷于展示自动驾驶功能的铁杆粉丝(向老兄致敬)当场死亡,Tesla股价大幅下降,同时也是一盆冷水泼到了此前在技术狂欢的业界。如果说去年十月份Tesla把AutoPilot放到量产车上是个里程碑,那么这件事很可能会把里程碑重新砸到土里。之后一天微信群和各大媒体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从很多角度如驾驶员的激进、辅助驾驶跟驾驶员的关系、Tesla缺乏测试甚至新锐企业对传统行业缺乏敬畏等等,都很有道理。

为了便于自我学习,我们一直用一个统一框架来评价自动驾驶领域的事情,本文就用“车-路-人”闭环的大框架来谈一下Tesla致命车祸,为什么它必然会发生?别人家的系统能不能逃脱?而最重要的,是发现并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此外,这次深谈请教了汽车安全专家刘健皓,从系统和数据层面证实了事故的必然,文末有彩蛋。

【特约编辑】小猴机器人,人工智能博士,自动驾驶技术爱好者,参与多个自动驾驶项目研发,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尤其对决策规划控制方面了解深入。

一个“量身定做”的事故

首先我们先来复盘一下整个事故,谈一下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个事故是“量身定做”而且必然的。先总结:一如既往蓝天白云且风和日丽的天气,一辆横在路上的白色重卡,一个热衷尝试新技术且对此深信不疑的驾驶员,一条笔直到让人犯困的公路,一套尚在完善的自动驾驶系统,车-路-人联手为新锐车企Tesla乃至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量身定做”了一个大新闻。

先上几张图,下面俯视图是事故发生的路段,一看就是事故多发路口,没有信号灯,横向是高速,纵向却有车流汇入,甚至还有对向车辆转弯抢占路权的情况。

下图是CBS电视台给出的交警初步报告,直路飞速行驶的Tesla毫无减速拦腰撞到了一辆白色重卡的拖车,比头图给出的示例还要惨烈,驾驶舱当时被削平,前进数十米后离开路面,撞击数个围栏,旋转后停下。驾驶员当场毙命,只剩那个手持的播放器还稳健地播放着哈利波特。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驾驶员溜号了,而传感器中的摄像头其实看到了一个大白板而已,毫米波安装太低而超声检测距离太近,然后就有了Tesla官方博客所说的“Mobileye把卡车当成了蓝天白云,毫米波把卡车当成了路牌,发生了严重事故,被NHTSA调查(可能会召回)。”

如果说前面陆续发生的Tesla事故最终都归类给驾驶员不恰当的使用,这次致命事故,则给正在豪言壮语声称能飞到火星的Elon Musk当头棒喝,也给狂热的自动驾驶业界泼了一大盆冰水,因为在进行事故复盘的时候,做辅助驾驶系统的兄弟们都沉默了,自己手里在研这套系统,遇到这样的极端场景(Corner Case),也很可能搞不定,直接被按住了命门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比较确定的,就是感知系统误检。前面智驾深谈《一张图看清自动驾驶产业》中提到,自动驾驶落实到车辆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认知→行动,然后不断循环。其中,行动层包括转向、油门和制动三大控制器(以及执行机构);感知部分包括两方面,感知环境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组合导航设备,感知车辆自身的包括轮速计和三大控制器的反馈量;而认知部分,包括决策和规划,是通常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所在。

其中,行动层是相对最简单的,车企供应商在此运用许多现代控制理论的技术,有非常多的积累,现在已经落实的比较有名的产品是DSC(ESP),这块的难点主要是对车辆动力学、车辆位姿和控制算法的把握,一般都有可以通过横向纵向很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由此来看Tesla自动驾驶系统的表现还是非常好的,比如今年Tesla公布其自动驾驶里程数的时候,就表示AutoPilot在这方面优于人类司机(现在估计要加一个“一般情况下”的定语了)。

但现有在研的很多自动驾驶系统也还是存在这种控制不好的问题,比如某次国内比赛的现场。

感知层是这次Tesla事故的主要原因,在量产性价比和识别效果之间的权衡,让Tesla选择了比较廉价的传感器组合,健皓分享了一个Tesla的传感器配置图如下:图中1是安装在前后保险杠附近的超声波传感器,2是位与挡风玻璃上后视镜下方的Mobileye摄像头,3是安装在前格栅中部的77G毫米波雷达。

其中,超声波传感器负责检测车辆周围5米以内的障碍物,毫米波雷达负责前端150米以内的障碍物距离和车速。那么,为什么三类传感器都没有看到这么大的卡车呢?群里边朱西产教授分享了一张带有尺寸的卡车图,我猜测Tesla是面对车厢中间的位置径直开去的,因为这样才能够解释传感器失效。

关于Mobileye的漏检和误检,凯哥昨天在Robotcits上给出了很清楚的详解,为了保持本文对传感器分析的完整性,这里我摘录一下他对Mobileye失效的分析:

“首先Tesla Autopilot选用的摄像头为长焦镜头。当白色拖挂卡车进入视觉区域内的时候,摄像头只能看到悬浮在地面上的卡车中部,而无法看见整个车辆。这使得Mobileye的障碍物识别系统无法识别出障碍物是一辆卡车,而更可能是飘在天上的云。其次用于漂浮物体检测的EyeQ3系统有许多特殊情况(Corner Case),漂浮物体是其中比较难以解决问题,包括道路救援车以及双层的车辆运输卡车,Mobileye很难很好理解漂浮在空中的物体。最后是大面积白色障碍物检测。无论是学术界的最新算法,还是Mobileye都不能很好得解决该问题:由于大面积白色物体很难从图像中提取特征点,使得基于点的相机姿态求解没有足够的数据输入,导致大面积白色障碍物的漏检率非常高。”

另外,Tesla博客还提到了高亮度天空(brightly lit sky),这里可以再补充一个健皓他们实际测试中制造的致盲情景如下图,几乎看不到任何除了白色以外的其他信息,所以强光和大面积遮挡物都会影响识别。

再来,对于毫米波,安装位置低是一个大问题,见下图。

关于毫米波漏检,我们大概计算了一下倒是有个不同的看法,按照+5度向上,安装位置接近地面的情况,只要超过20米的距离,毫米波还是能够有回波的,当然当时具体的情况还要看后面的数据,但是我们倾向于毫米波实际上看到了卡车车厢,只是由于不检测对向来车以及卡车占据多个道路的情况下,给错误分类为道路标志牌,而这个从Musk的Twitter上也可以找到一些证实。

自动驾驶的三个命门

这部分结合Tesla事故讲一下自动驾驶系统的三个命门,任何一个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系统问题,想要做好系统,就需要通盘考虑整体。这是我一直思考问题采用的框架:车—路(场景)—人闭环。

车:重视安全盲区的设计,重视量产前测试

我个人觉得针对Tesla这次事故,是由于过分追求系统性价比而忽视安全盲区造成的。这里举几个例子,纯粹是个人看法,很主观也可能有错误。

从Conti给出的示意图来看,为了保证前方的安全,它在左前和右前安装了两个短距毫米波雷达。

从Delphi来看也是有这样的设计,还多了激光雷达。

再谈谈对激光雷达的看法,事故报道出来之后大家还是能够得到一个共识,就是激光雷达在保证安全方面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因为它一直价格有些贵,所以量产方案一般会选择一线激光雷达。然而,剧博(Ibeo大神,参见往期智驾深谈)帮我算了一下,1.2米高的空隙,可能需要八线激光雷达才能够避免,所以可能就算是装了Lidar的volvo XC90,也搞不定了,最后来一张之前比赛抓拍的可能是一线激光雷达漏检的场景。

宝马的设计则充分利用了多线激光雷达。

另一个是测试里程,Tesla喜欢拿里程多说事,一个月前还提到自己的里程已经远超过Google。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这,就是还是没办法穷尽极端情况。兰德公司此前给出过一个分析报告,给出详细的推算公式,如果我们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稍微对安全要求高一点的话,那么可能需要500年才能够用得上……

场景:参差不齐的路况

这次事故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条路,高速和低速道路交叉,没有任何信号灯和指示牌,车道线在路口也只有部分清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适用自动驾驶系统。

上期智驾深谈中李院士谈到了“自动驾驶”难自动,只是个陷阱而已:“虽然自动驾驶科目越来越多,但许多科目的实际使用窗口很小很小,因为驾驶活动充满不确定性,窗口条件太脆弱,极易被打碎。车辆行驶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汽车如果是软件定义的机器,任何满足当前驾驶条件的自动驾驶窗口,无法知晓会维持多久,要随时随地准备切转到人工驾驶。”

解决路的问题可以通过现在的车联网技术(V2X),假设哪怕卡车左转的必经之路上埋一个线圈,跟信号灯或Tesla互动一下,就会轻松避免这个问题了。

人:暧昧的车企、狂热的媒体和不明就里的驾驶员

首先是车企和媒体,见到很多车企在谈论自家自动驾驶系统的时候,都没有明确说明辅助驾驶的问题所在,而媒体广告上也多回避安全的重要性,总是宣传一些驾驶员可以一边开车一边看电影的镜头,有非常强烈的误导作用。感觉需要国家机构出台相关法律来强行规定,如香烟盒上印着“吸烟有害健康”。

然后是驾驶员,辅助驾驶系统出问题,很多都是驾驶员的问题,在误导的情况下,错误地评估使用场景和盲目相信系统的能力,都是导致事故的原因。本来就不能够过分依赖系统,本人仍然需要保持适度的关注。

结语

这次基本可以认定是感知系统的锅了。除了正常场景会让系统出问题以外,健皓他们在今年的Defcon上还会给一个通过传感器攻击自动驾驶系统的议题。

本来自动驾驶系统是为了提高道路和驾驶员安全的,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决策,这类系统高度依赖传感器,这个议题就会挖掘一下怎么黑掉传感器,比如毫米波,会尝试如何用非接触的方式黑掉Tesla Model S,并且用的是市面上能买得到的设备。

就在此文即将发布前,CNBC新闻里警方称车里面找到了一个DVD播放器,但由于没有行车记录仪,所以不确定事故当时驾驶员是否正在观看,而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已经被警方下载后带走。

本期专家介绍

刘健皓,汽车信息安全专家,360汽车信息安全实验室负责人,曾在2014年全球首例破解Tesla汽车,2015年协助举办HACKPWN黑客大会破解市面上主流的智能硬件、在Syscan360大会上发表遥控驾驶汽车的演讲,参与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工作,2016年将在美国黑客大会Defcon和第四界中国互联网大会上(ISC)发表关于传感器漏洞影响自动驾驶安全的演讲。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7-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新智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硬盘
云硬盘(Cloud Block Storage,CBS)为您提供用于 CVM 的持久性数据块级存储服务。云硬盘中的数据自动地在可用区内以多副本冗余方式存储,避免数据的单点故障风险,提供高达99.9999999%的数据可靠性。同时提供多种类型及规格,满足稳定低延迟的存储性能要求。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