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ICRA 2018展会开幕,从落地产品看「产学融合」的「共振」

ICRA 2018展会开幕,从落地产品看「产学融合」的「共振」

作者头像
AI科技评论
发布2018-07-26 17:45:03
4050
发布2018-07-26 17:45:0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科技评论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ICRA 2018上,机器人展会也相应开启。

只听「枯燥」的学术报告,很多人不知道PPT里的哪些东西在彰显前沿,但是若先在展区的产品堆里逛一圈,了解完最新应用技术,你会发现自己瞬间找到PPT里那些发光发亮的东西。

以上是去年ICRA 2017(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会议上,AI科技评论对同期举办展会的一段评论。

一直以来,产业和学术的融合都是AI科技评论关注和报道的重点,从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各个学术会议上的话题来看,双方都更多地意识到了加强融合的重要性,以至于近些年,包括ICRA在内的很多顶级学术会议都相对往届而言对「展会」更加重视,今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ICRA 2018上,展会的规模也相对去年大了一些。通过展会,与会者能够更直观地看到目前前沿研究在应用中实际效用,产业界和学术界双方也能够更了解对方所做的事情和相应的需求,这对整个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来说,无疑是能够产生「共振」的方式。

绝对的主角

ICRA 2018的展览于今天(5月22日)开馆,整个展览大厅里包含了「Robot Challenge Zone」(著名的Robomasters比赛也在此地举行,24日,AI科技评论会针对该比赛另叙报道)、「Exhibition and Catering Zone」和「Interactive Presentations Zone」。其中展览占了整个场馆二分之一的面积。

纵观整个展览,工业用途的机器人成为了本届ICRA 2018绝对的主角,包括国内的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四大家族之一的KUKA、明星机械臂公司Rethink Robotics都来到了现场。

在现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下称「哈工大」)告诉AI科技评论,他们今年带来了两款软件和一款硬件产品:机器人智能云服务平台、HRG AIRT-ROS开发与学习服务平台、以及一款可穿戴式下肢助力器。

哈工大重点向AI科技评论介绍了他们的「机器人智能云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基于机器人大数据的智能机器人云端认知学习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联网能够实现通信安全、远程监控、云端控制、异常预警、能耗分析(REA)、健康指数(RHI)等等多种功能,哈工大告诉AI科技评论,他们是国内首家推出该云平台的单位,目前该平台已经可以支持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主流工业机器人,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监测机器人的实时状况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哈工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的相关市场。雷锋网学术频道AI科技评论旗下数据库项目“AI影响因子”也将持续关注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的最新进展。

知名明星公司Rethink Robotics带着他们的Sawyer智能协作机器人也来到了展会现场。之前雷锋网报道过,Sawyer是一款具有「革命性」属性的协作机器人,旨在打破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局限性,实现任务的自动化。

Sawyer智能协作机器人

这次在ICRA的展会上,雷锋网近距离地观察到了这款明星产品,简单来说:该机器人具有7个自由度,伸展范围达1,260毫米,可在狭小的空间以及各种专为人类设计的工作区间内工作。内置的力传感功能使得Sawyer可以在任务运行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使Sawyer能精确(+/- 0.1毫米)地与人类一起安全地工作。该机器人的主要亮点在于其优秀的用户界面,也就是机器人的那张脸。该用户界面可以直接呈现图表等信息,能够让操作人员在工厂实现极速部署机器人,无论是非编程人员还是自动化工程师,任何员工都可非常容易地学会培训机器人。也就是说,该机器人就是用人工智能简化工业用途的高门槛操作,是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领域落地的经典案例之一。

当然,现场还有更多的领域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展览的一大半,从ICRA 2018可以看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也愈发讲求实用性,从本届ICRA对工业机器人的学术探讨以及展会的落地展示来看,一叶知秋,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了先阶段学界、企业对机器人研究的绝对主角。

无用即有用

在ICRA 2017上,AI科技评论曾经报道过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款六足机器人,有点颇像波士顿动力的多足机器人,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同样来到了ICRA的展会现场,并且带来了另一款六足机器人。

去年的时候,AI科技评论在现场就对这种机器人提出了疑问:应用场景到底是什么?

当时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很坦诚地表示,他们就是来这个大会展示产品并探索应用场景。

而今年,AI科技评论又提出了同样的疑问,但是对方这次给出的答案有了些许不同:展示这款机器人,同时也将这款机器人作为产品宣传。

交大方面表示,这款机器人可以出售给其他的科研院所、高校作为研究器具使用。

其实除了上海交大,目前很多机器人公司都开始在这种方式上找到了「无用」的多足机器人的赢利点。

说多足机器人,人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波士顿动力」,这家名声冠绝全球的机器人公司已经给了我们无数的惊喜,让我们看到了机械机器人的无限可能,但是出名归出名,波士顿动力至今也没找到合适的盈利点。业界龙头都没有合适的盈利方向,跟随者们的日子可想而知。

但是近两年状况似乎有了改变,把研究「卖」给别人去研究,「以研养研」的方式慢慢流行了起来。

除了上海交大之外,在ICRA 2018现场,国内知名「莱卡狗」的制造公司宇树科技也出现在了现场,AI科技评论现场跟宇树科技了解到,帮他们摆台宣传的展台就是他们日本的代理公司,而他们销售莱卡狗的主要目标群体也是一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

由此来看,虽然目前多足机器人还没找到更合适的商业化落地场景,但是学界和产业界都没有放弃对其的研究,并且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曲线救国」的盈利套路来反哺自己的研究。一方面,这类的研究虽然在商务化落地上看似无用,但实际上对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教育和研究市场虽然过于学术,也终究是一个「市场」,既然是市场,就会有产业界瞄向这里,将来多足机器人的产业化就多了一条道路。

其实,这种方式也不止于多足机器人,目前学界有很多类似的研究项目,项目本身意义重大,但是产业化道路远在天边,如果有类似的方式能够短期解决一部分的盈利问题,相信类似研究会进入一个更加良性的循环,从而发展更加迅速。

产学界融合

除了工业制造、学术研究等主题外,展会上还出现了其他一些「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产业化」的产品,比如韩国的教育机器人公司ROBOTIS、腾讯的WePost Robotics楼宇送货机器人“微派”等等,可以看出,产业界公司对于这种学术盛会的重视度也在增加。

腾讯本次来到ICRA 2018的团队来自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机器人团队(Tencent AD Lab),据了解,团队自主研发的产品“微派”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雷锋网学术频道AI科技评论旗下数据库项目“AI影响因子”也将持续关注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机器人团队的最新进展。

ROBOTIS教育机器人

产学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合,已经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大命题。未来我们在学术会议上看到的「落地」展会也会更加频繁和多样化。通过这种平台的互碰,会让两界产生更多的交集,直至「共振」,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推向另一个新高度也指日可期。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5-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I科技评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绝对的主角
  • 无用即有用
  • 产学界融合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小微
腾讯云小微,是一套腾讯云的智能服务系统,也是一个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接入小微的硬件可以快速具备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帮助智能硬件厂商实现语音人机互动和音视频服务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