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智能农业系统:让中国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智能农业系统:让中国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作者头像
别处前行
修改2019-08-15 16:38:31
6450
修改2019-08-15 16:38:31
举报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农业是个靠天、靠土地吃饭的行业。同时,农业也是人与自然不断斗争进步的产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谁能率先采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克服自然条件,谁就能在政权竞争中取得先一步的优势,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几乎都是在围绕着农业在演化变迁。

传统手工耕种
传统手工耕种

神农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开启了炎黄子孙的农耕文化,农耕种植让最早的华夏人完成从部落到国家的蜕变;率先完成铁质农具的秦国,从生产力层面领先诸雄,得以统一全国,成为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朝把铁质农具传遍全国,用耧车提高耕种效率,花两代人的时间迅速完成休养生息,才有了荡平匈奴,远征西域的壮举,也让我们的民族有了自己的名字。

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让我们成了这个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文明,而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土地、气候的演变也主导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迭起。在近代,“重农固本”沉湎于农业的大清也让我们拥有了一段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产生的基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农业似乎还有部分凝固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铁犁牛耕仍然流行在贵州、云南等许多偏远的地区,甚至中部的某些平原地带也有农业生产者还在沿用老祖宗的手艺。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蓝琛科技依托自研的人工智能系统率先开发了智能农业应用系统。

蓝琛智能农业系统
蓝琛智能农业系统

蓝琛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农业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等环境参数,可以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同时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信息处理,完成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湿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蓝琛智能农业通过物联网连接土地、作物,知道作物生长的状态,上传数据后将得到的反馈结果依靠算法、深度学习寻找规律、整合规律、指导规律。农业、土壤、气象、地块的指标都可以量化成全新的农业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学习来指导相关的耕作,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蓝琛智能农业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粮库的温湿度平衡。可以实行蓄水灌溉排风系统功能,系统优化更佳,建设成本低。

通过调研发现,与传统农业相比,采用智能农业的农业科技创业公司农作物用水量减少高达90%,而农业用地上的产量增长最高可达80-100倍。

蓝琛科技智能农业应用
蓝琛科技智能农业应用

同时国内也有很多其他的人工智能农业应用,比如阿里的人工智能淘金养猪、腾讯的人工智能生态鹅厂等。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农业领域之后,中国农业将会进入创新、变革、颠覆的新时代,未来的中国农业将真正脱离气候限制,不再是个靠天、靠土地吃饭的行业。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