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更好地组织你生活和工作中的知识

如何更好地组织你生活和工作中的知识

作者头像
tyrchen
发布2020-06-19 16:26:47
9880
发布2020-06-19 16:26:4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程序人生程序人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论语

这些年来,我一直探索和尝试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更好地将每天获取的信息组织成知识,然后再将这些知识消化,经过自己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智慧和洞见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工具链演进了三四茬。

2010 年前,我主要使用离线版的 mybase(还有多少人记得它?请留言冒泡)。这是一个个人数据库,可以把任意结构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内容)插入到离线的数据库中,以目录树组织,方便查阅和搜索。后来随着移动时代的来临,mybase 对我而言犹如鸡肋,虽然好用,但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方便地在多个设备之间同步,且不支持 osx(现在我看 7.x 有 osx 的版本),在 evernote 出现后,我便渐渐放弃了它。

2010年后,evernote 逐渐爆发,多设备的支持,任意文字内容的组织,强大的搜索能力,尤其是在 osx 上的良好表现,让我在随后的四五年,都将其作为主力的知识累积工具。早期,evernote 对我而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用目录树的形式组织内容(tag 很好,但也有自己的问题),后期,则是缺乏对 markdown 及其生态系统的支持,让我无法激发自己在 evernote 里对知识碎片进一步加工和创作的欲望,再加上它缺乏多人之间的简单协作,最终我们渐行渐远。

2014 年起,我开始尝试自己开发一些小工具小脚本,把我喜爱的一些软件黏连起来,来更好的组织内容,编辑内容,分享内容,以及,和家人朋友协作。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以 git 做版本管理,sublime / vscode / marktext 做内容编辑,文件目录来组织内容,github 作为数据仓库在多个设备间共享信息,以及用自己写的小工具将一些沉淀下来或者加工之后的内容制作为网页和PDF的一整套工具链:

最终,部分可公开的内容会发布于我自己的 github pages 或者 netlify 制作的小站,知乎或者公众号中。经过不断地更新迭代,这套机制一直运转良好,是我自己组织,消化和分享个人知识的利器。我用它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途客圈创业记》,还有几乎所有的公众号文章和视频脚本。偶尔和朋友间的协作,只要他们有一点点程序员背景,就也还用得起来。

然而,虽然我自己用得舒服,但它毕竟不适合程序员以外的其它群体,尤其我的娃儿。于是 2019 年末,在经过对诸多软件的尝试(OneNote, Notion, Bear, Ulysses)之后,我最终选择了 Notion。之后,我便在自己的工具链和 Notion 之间来回切换,为进一步把大部分有价值的数据迁移到 Notion 上默默准备。

我喜欢 Notion 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它独特的架构:在 Notion 里,万物皆块(block)—— 一段文字是一个 block,一张图片是一个 block,一个表格是一个 block,等等。就像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河湖海一样,blocks 汇集在一起,构造出一篇篇文章,一页页笔记,最后被组织在大家熟悉的树形结构中,成为知识库的一部分。也正因为 block 的结构,对内容进行排序,重构,分栏或者变换表达方式变得非常容易,让你的思考和记录不拘于表达的形式。就像这个我在学习达利欧的《成功的原则》的笔记的截图:

当然,Notion 的威力和野心远不止一个优秀的笔记软件或者知识库软件。它巧妙地把数据库的概念引入到整个工具中,一下子让单纯的,静态的文字仓库变成了鲜活的数据仓库,并且是可以和家人,团队分享的小型数据仓库。

在 Notion 中,你可以创建表格,比如这样的表格:

同样的内容,可以切换成这样的视图:

以及这样的视图:

最后,这样的文字和数据都可以用目录树的方式组织在一起,且可以全文搜素:

灵活地组织,编辑和创作内容仅仅是 Notion 两大核心功能之一。另一大功能是更方便地交流沟通。如上图所示(注意看右上方三个圆圈头像),我把「个人知识库」这个子页面分享给了我的老婆和孩子。我写的公众号文章,我老婆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并帮我检查;而小宝写的作文,我也可以在里面直接注释点评。这里又要说回到 Notion 的 block 的概念了 —— 每个文档不但可以在文档级别进行批注,还可以在 block 级别,也就是每个段落,每张图片进行批注,非常方便。

当然,在沟通交流这块,Notion 的团队版和企业版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文档的分享权限,我这里就不赘述,毕竟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谈谈我自己是如何组织工作和生活中的知识,希望它也能帮助到你,而不是为 Notion 卖货(毕竟 Notion 也没给我广告费)。我是真心喜欢这个产品,才愿意把它推荐出去 ——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发现更好的产品,会从 Notion 迁移走,但此时此刻,它是我的真爱(我甚至在团队里,跟 CTO 1:1 时,先后两次推荐 Notion,我也跟 Notion 的团队交流过,询问他们 API 的进展)。

你也许会疑惑:我用 Notion 也有一阵子了,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跟大家推荐?

那是因为 Notion 之前很不厚道,有个非常脑残且恶心的 1000 block 的免费版限制。像我这样一篇公众号文章,轻松用去 30 个 block,也就说,当我写 30 篇文章,会到达免费版的上限,我就不得不使用付费版。虽然说这么好的软件不付费有些天理难容,但让我付费,给我个更好的理由不好么?1000 block 的限制,比 evernote 免费版限 2 个设备还要让人无法忍受。好在这一限制在两周前被移除了,所以现在任何普通用户都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创建任何内容,并且将其共享给五个以内的家人和朋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在浏览器里输入 notion.so 下载桌面 app,手机 app或者 iPad app,当然,有洁癖的可以直接用 web,功能一样,app 就是更方便一些而已。我这篇文章主要内容在桌面 app 里写好,在 iPad app 里插入我用 Notability 手绘的图片,然后把 web 链接(可以点「阅读原文」查看)发给老婆欣赏。一篇文章在多个平台间无缝流转,非常方便。

当然,如果你有自己得心应手的组织个人知识的工具,也希望能不吝赐教。

贤者时刻

这次推送了三篇内容,除了这篇以外,另两篇分别对应程序君想做的两个和知识付费或者时间付费的小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6-1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程序人生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贤者时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数据库
云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和数据库生态工具。您可以通过产品选择和组合搭建,轻松实现高可靠、高可用性、高性能等数据库需求。云数据库服务也可大幅减少您的运维工作量,更专注于业务发展,让企业一站式享受数据上云及分布式架构的技术红利!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