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超融合上演“群雄逐鹿”,实力玩家瞄准金融行业丨科技云·视角

超融合上演“群雄逐鹿”,实力玩家瞄准金融行业丨科技云·视角

作者头像
科技云报道
发布2022-04-14 17:15:19
3530
发布2022-04-14 17:15:1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技云报道科技云报道

2017年超融合市场到底有多热?除了全球销售额大幅增长外,与计算、网络、存储相关的企业都试图在这个领域分羹一杯。随着各大金融机构纷纷上云,超融合服务商也加紧了对金融市场的抢占。面对琳琅满目打着超融合旗号的产品,到底谁才能经受住金融客户的考验?

VMware、Nutanix等领导厂商先后进入超融合领域,带火了“超融合”一词。在今年,超融合领域接连出现了一系列大动作:

首先是年初惠普以6.5 亿美元收购超融合技术公司SimpliVity;接着思科于8月宣布将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超融合软件公司Springpath;Nutanix方面立足IBM Power服务器构建超融合型系统,EMC和VMware更是联合推出超融合系统VxRail......

在国内,一系列超融合创业公司获得了高额融资,比如基于SDS的SmartX,聚焦SDDC的ZETTAKIT(泽塔云),存储技术厂商华云网际……

事实上,超融合不仅在资本市场打得火热,其销售成绩也得到了市场的验证。据IDC 2017年一季度全球融合系统季度追踪报告显示:超融合系统是迄今为止市场收入增长最快的产品,全球范围内同比增长64.7%。而在Gartner 《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2017》报告中,中国超融合市场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

市场的种种迹象让大家不禁感叹,超融合终于走过了概念炒作期,转而进入实际落地阶段。

鱼龙混杂的超融合

企业该如何选择?

超融合在中国掀起的热潮并不亚于云计算、OpenStack,似乎大家都看到了这份巨大的市场蛋糕,国内存储、服务器、云计算等厂商也纷纷声称自己推出了超融合架构方案,对外宣导的产品功能都非常强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可以提供所谓超融合产品的厂商高达200多家,既有基于开源架构的、基于自主开发软件定义的、基于虚拟化的,也有侧重数据中心平台(SDDC)和侧重存储(SDS)的,还有基于纯软件技术或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等等。在市场热闹的背后,不乏鱼目混珠,产品同质化突出。

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超融合,问题随之而来,企业如何才能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真正的超融合产品?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要选择一个超融合方案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

首先,很多企业仍然面临传统的基础架构挑战,包括存储成本高昂、管理甚为复杂以及性能低下等问题。若想替代传统SAN存储,超融合不仅要做到在性能、企业级功能上超越传统SAN存储,而且要保证稳定性、可靠性、连续性等同样优异,成本还要更低。

尤其是部署生产应用的时候,超融合解决方案的可用性、性能、可恢复性、横向纵向的扩展性都成为考虑的关键因素。

同时,这其中每一项功能实现的技术支撑,是否经过了长期的压力测试,厂商技术能力如何以及能否提供全面及时的专业咨询与服务等,也将成为考量的因素之一。

其次,从企业用户自身的具体业务需求来说,是属于数据库关键业务类型,还是偏重VDI应用场景,决定了选择对应优势的超融合产品。

最后,如果不放弃原有的IT架构,如何将超融合与之前传统IT融合,实现计算对本地存储的直接访问、对数据的精准控制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超融合如何收获金融行业的心?

如果说这些衡量标准对于超融合的考量过于笼统,不妨看看超融合在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也许能让企业用户更容易理解真正的超融合具备的技术实力。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要以金融行业为例?这是因为金融行业对新技术的选择一直非常谨慎,有的时候由于监管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大部分金融机构在金融云产品部署实施之前都要经过大量严格的测试,通过模拟不同的业务应用场景,测试产品的可靠性,才有可能进入实际部署阶段。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其他行业已经开始大力拥抱云计算,金融行业的大多数机构还处于观望中。就金融业云化程度来看,据2017年IDC圈的调研结果,其云化推进并不理想。

换句话说,对于所有的超融合厂商,金融行业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此,IT界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谁能通过金融客户的考验,谁的技术就更有说服力。

那么,在业务线不断互联网化的趋势下,金融行业对IT变革提出了哪些迫切的需求,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一是要实现云计算的发展,进行异构硬件系统的融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如果想将传统的IT基础架构改造为虚拟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与已有硬件的解耦能力至关重要。

二是要实现资源的弹性伸缩,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在金融行业的典型业务场景里极为常见。在银行和证券系统中,很多资源都是弹性需求,如股票、基金、贵金属交易、电子支付、网银交易等,在交易火爆时一天交易量可能达到全年交易量总和,需要系统服务能力提高十倍以上,但在正常时间又有很大的浪费。

三是保障核心业务的安全和交易系统的稳定运行,一直是IT重要的任务。如果生产数据中心瘫痪,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启动灾备中心,在启动灾备中心的时间里,用户交易会严重受损。因此,金融交易时段不出问题,使数据和业务得到实时、持续的保障,对超融合厂商的安全和容灾备份方案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虽说超融合架构正是为了应对传统IT架构的不可扩展性、不够灵活的配置、高企的运维成本等弊端,但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如何基于业务特点配合产品功能,带给企业便捷平滑的产品体验等,都对超融合的技术细节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而在市场的竞争和检验中,超融合厂商也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纵观国内能做到同时突破银行和证券两类金融机构的超融合服务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其中出现的“黑马”——超融合创业公司ZETTAKIT就格外引人注目。

据ZETTAKIT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与吴江农商银行、方正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中,ZETTAKIT都经历了极为严格的考验。“吴江农商银行对多家的超融合系统在平台稳定性、可管理性、高可用性、管理使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测试,最终ZETTAKIT的测试结果胜出。历经6个月,ZETTAKIT与吴江农商行成功牵手,并顺利完成系统部署和实施,客户对ZETTAKIT的超融合系统非常满意。”

ZETTAKIT独有的多重容灾备份方案,具备双活数据中心和灵活快速的资源调度的优势,在金融行业充分发挥了作用。同时,ZETTAKIT专注于超融合市场的软件系统的研发,而硬件则是基于通用的X86服务器,不捆绑特定硬件产品,在原有硬件的利旧和融合方面,都为客户带来了更好的成本优势。

正是基于在金融行业的领先实践,目前ZETTAKIT已受到中国证券业协会的邀请,与中国证监会、中金所等单位一同为国内一线证券公司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为金融行业用户提供一种新的上云思路。

对于想尝试创新的金融机构来说,超融合的确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在云计算时代超融合是大势所趋,现阶段的超融合架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期待超融合市场的各路玩家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下,优秀的玩家必将立于浪潮之巅。

【科技云报道原创】

转载请注明“科技云报道”并附本文链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9-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技云报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弹性伸缩
弹性伸缩(Auto Scaling,AS)为您提供高效管理计算资源的策略。您可设定时间周期性地执行管理策略或创建实时监控策略,来管理 CVM 实例数量,并完成对实例的环境部署,保证业务平稳顺利运行。在需求高峰时,弹性伸缩自动增加 CVM 实例数量,以保证性能不受影响;当需求较低时,则会减少 CVM 实例数量以降低成本。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