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云计算落地的今天, 当你再谈云的时候你应该聊什么?丨科技云 · 视角

云计算落地的今天, 当你再谈云的时候你应该聊什么?丨科技云 · 视角

作者头像
科技云报道
发布2022-04-14 17:50:14
4790
发布2022-04-14 17:50:1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技云报道科技云报道

云计算可以算是近几年科技领域最热的名词之一了。如果你不做云,那么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科技”公司的。

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正是云计算概念在国内兴起的阶段,那个时候对于云计算,大多数人都是“云里雾里”,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云计算的热衷追求,人人见面几乎“不谈云不欢“。

当时,人们谈云更多的谈云的内容是云计算是什么?云计算有什么价值?等等一系列现在看似非常基础但当时可以说非常热门的话题。

将云计算比作“水电”是当时人们用到的最多的比喻,也是让笔者突然感觉到云终于不那么“晕“了。但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谈论云的越来越少,这从侧面印证了云计算已经开始普及了。

但作为科技圈的人来说,云依然是一个逃避不开的话题。那么,在当前,你再跟别人聊到云计算的时候,应该聊点什么呢?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阅读下这篇文章了。

混合云:人人都在谈

但你知道未来混合云怎么落地吗?

公有云的价格战让人们了解到了云的敏捷、灵活以及按需扩展,私有云的兴起让人们了解了云的安全,灵活。但就目前来说,云计算的落地最佳方式是混合云。

IDC预计,到2017年底,80%的企业IT组织将承诺实现混合云架构。IDC还预计,在亚太及日本地区,70%的企业将采用于混合云。

混合云的架构是一种以某种方式将公共云和私有数据中心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架构。混合云将公共云和私有内部数据中心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结合了二者各自的优势。许多业界人士认为混合云是两全其美的,混合云是趋势。

但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混合云是一个向云端过渡的产物,并不可能长期持续。但就目前形势,特别是国内环境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混合云的架构就是客户们最优的选择。

当然,这个趋势也被云计算厂商们看到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私有云的初创厂商开始跟公有云大厂合作,例如AWS+EasyStack推出的混合云,阿里云+ZStack混合云模式。这种“大云”+“小云”的抱团模式能够兼顾了客户量,提升了覆盖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混合云也开始了另一种模式。云计算兴起之初,很多人认为传统的存储市场将被逐渐的取代,尤其是在分布式架构出现以后,传统存储厂商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但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键的存储业务并不能被云取代,而存储厂商也开始转型,将存储与公有云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混合云架构,例如NetApp与阿里的模式,EMC也有了自己的混合云方案,存储+公有云的模式未来在一些关键业务中将成为一种方式。

当然,公有云厂商们自然也想独吞这快市场,他们往往有一些另辟蹊径的方式,例如腾讯就推出了自己的超融合设备。公有云厂商也卖起了硬件,这并不是倒退,而是形势需求。阿里的神龙服务器未来也可能是这种服务方式。

客户可以直接买公有云厂商的硬件,并与公有云厂商的云服务相连。这种方式让系统的稳定性更好,同时公有云厂商也可以利益最大化。

未来,混合云必将是趋势,但混合云也各不相同。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变化的业务情况,上调或下降公有云的使用占比,轻松改变IT环境中私有云和公共云资源的利用比例,甚至可以平衡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比例,满足运营需求。

云+AI 未来产业变革新动力

一场人机的博弈让阿法狗横空出世,同时也带动了人工智能(AI)的兴起。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的事物,AI是一种技术手段,其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到“服务用户需求”的本质。

作为IT企业,必然的想法就是利用好AI这个技术来服务更多的用户和客户,那么怎么打赢这场AI的攻坚战呢?

AI有三大要素:计算、算法、数据。首先我们来看下算法,算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短时间很难突飞猛进,目前的算法并不完善,这也使得很多AI技术显得并不智能,甚至有点“弱智”。

数据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需要时间,也需要收集方式的变革,目前来说,缺乏创新性的技术出现。

那么我们来看看计算,如果将人工智能比作火箭,那么计算可以说是火箭的发动机,没有计算,火箭就很难升空。

目前来说,计算也可以等同于说云计算。但云计算有多重要?在笔者看来,这个并不是一个关键点。但作为一个必要的支撑,云计算的能力必须能够满足未来AI计算的需求。

目前,各大云计算厂商几乎都有了自己的“云+AI”的战略,但由于起步时间不同,重视程度不同,云+AI的发展也各不相同。

腾讯,作为有将近十亿网友助攻的企业,其发布的产品几乎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腾讯也推出了AI的战略,利用这个技术来服务好用户和客户,打磨AI能力来推动各行各业的效率提升。

腾讯的优势在于庞大的用户数据基数,同时腾讯也有着云计算的支持,而且腾讯是对用户最了解的企业,腾讯云通过像小微、云识别的场景跟很多的一线厂商合作,帮助很多的传统企业自动化,目前,腾讯所有的产品都在拥抱AI。

百度是进入AI市场最早的国内厂商,并且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作为国内的搜索巨头,AI可以说是百度必须去做的事情。

但过度发展AI,让百度在云基础方面并没有太耀眼的表现,虽然云并不是AI的最重要得到点,但是没有云的支持,AI一样做不起来,想做好AI,必须要有自己的云。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方面也进入的比较早,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与浙江台合作预测好声音的冠军归属,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投放案例可以说是相当失败。不过目前阿里在云和AI方面发展的算非常不错的厂商了。

国外的微软,AWS其实都已经在发力AI,但并不是很看好这两家厂商,由于AI会涉及很多核心数据,所以并不看好国外厂商在国内的发展。

国内公有云的华为至今还没有提出明确的AI战略,京东在技术方面一直不是很给力,其他的云计算厂商目前来说还没有看到挑战BAT的实力。

目前,人们都在谈数字化转型,在笔者看来,光靠云计算,很难真正的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云+AI才是未来推动产业变革的动力。

行业云的应用与实践

客户需求的才是最好的

随着云计算的落地,行业云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从字面上来讲,行业云其实并不难理解,顾名思义就是指云服务厂商向某一特定的行业提供的云平台服务。

行业云即可以看成是大的私有云平台,也可以定义为小的公有云平台。但一定是针对某一行业需求推出的云服务。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末期已达1500亿元,《计划》提出,2019年要达到4300亿元,涨幅近200%。

以工业云、政务云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是目前大家经常提到的行业云,有人把云计算比作弯道超车的机会,云计算是我们企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只有在云上,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才有了基础,我们的转型升级,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才有了支撑。

以政务云为例,近年来在政务云市场攻城掠地的厂商主要有以下3类:首先是以华为、联想、曙光、浪潮为代表的IT厂商;其次是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同时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云服务提供商也开始重视这一市场。

不过,正因为像政务云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而各大厂商又大力抢占这一市场,所以近年来,在政府招标的活动中,我们屡屡看到0元投标的报道。这些都可以看到这个市场的不完善,但这也意味着大量的机会。

要想抓住这些行业云市场,最主要的是一定要重视客户的需求,这个领域的客户大多对云计算有着特殊的需求,他们需要云服务上能够根据自己的业务来设计服务,而不是通过勾买的方式来买标准化的服务。可以说,抓准客户需求是行业云市场成败的关键。

云计算虽然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落地,但其实云计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也同样需要我们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这个市场更快的发展,更有效的为客户带来价值,从而推动我国数字化建设。

【科技云报道原创】

转载请注明“科技云报道”并附本文链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12-0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技云报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