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通过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摸到自己的上限

通过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摸到自己的上限

作者头像
春哥大魔王
发布2023-03-22 16:58:03
4070
发布2023-03-22 16:58:03
举报

摸到自己的上限很重要,这样你才有动力继续提升。

怎么看是否摸到自己上限没有呢?

可以从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三个角度看。

想成为终身学习的那种人,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是可以形成一个飞轮模型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论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说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费曼学习法强调的是学习和行动的关系。

你学习了一个东西,如何嫁接到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需要思考的。

想用在哪里,能用在哪里,也是需要思考的。

用的过程有什么问题,需要怎么优化,这是要靠行动的。

想让经验规模化,教会别人,分享就属于行动。

学习力,首先要主动学习。

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之一。

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就不会主动学习。

比如最近台海的事情,我发现有很多事情似曾相识,于是就拿出来墙角的孙子兵法看了起来。

一看,还真有点小收获。

这就是好奇心驱使的。

技术与架构类似,一家公司说在做中台,我就要找到这家公司做中台的所有资料,反复看,反复做笔记。

并且脑补在我负责的业务系统落地的情况,推演其中的价值和不足。

慢慢地这种习惯会积累一系列的知识点,知识点之间形成了树。

在哪一天,我需要相关知识时,可以快速将知识体系调取到,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提升。

学习要讲究多渠道。

有的内容简单看看微博,公众号就可以了,这部分信息不成体系,只是让你知道了知识点,对搭建知识体系没什么用。

但一些难啃的知识就要读书了,书本身是成体系的,从目录就可以看到。

但有的时候读,只读一本书是理解不了全部内容的,要读几本,每本书都有它的目标用户。

比如我了解特斯拉,要先了解马斯克的火星梦,再了解汽车史,再了解新能源,还需要了解超级工厂。

学习要遵照费曼学习法,教学相长,与周边人分享自己学到的东西,这些就会把一个知识点从输入到输出,形成了闭环,你自己也就消化了这部分。

学习还要保持大脑的开放,对于一件可以多角度解读和无需专业的事情上保持开放,听取不同的想法。

这有可能对你的原有知识体系产生促进。

思考力首先是思维模型。

每个人想一件事情,或多或少,有无意识的会用到一些模型。

有的人的模型比较简单,有的人的模型生搬硬套,有的人见多识广,模型就很多。

查理芒格、纳瓦尔、比尔盖茨、马斯克都强调多元思考模型的作用。

所以多了解一些跨学科的思维模型及其公理,对你多元思考一件事非常重要。

比如有的人从孙子兵法中看到了战略思维和企业管理思维。

有了多元的模型,你才可以基于不同场景调用不同模型,才可以准备plan A、plan B,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观点。

思考力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系统化。

系统化可以避免我们只看到冰山一角,也让我们不遗漏一些关键点。

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系统化模型,要分层,要抽象,要mece。

思维模型好的人,写文章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形成结构和体系,文章的标题、段落就是一个思考体系。

思考力中,马斯克提到了第一性原理。

我关注到这个观点有两年多了,从最开始生搬硬套,到慢慢变成了习惯。

简单来说,用类比的方式就不是第一性原理。

有的人会说,别人是这么做的,以前就是这么做的,那这就不是第一性原理,而是采用了类比法。

挑战前提就是一种第一性原理,比如我们要降本增效,所以做了xxx这件事。那降本增效这个前提能不能成立?如果可以被挑战,那就不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要不断问why,直到找到那些没法继续拆解的元问题上。

思考要给自己放空的时间。

有的人一边听音乐,一边想东西。有的人一会看公众号,一会看微博,一会想东西。

有的人一边聊微信,一边想东西,这些都会导致大量的碎片化。

脑中思路无法连接,没有连接到一起的知识点往往不是你的。

你见一些人,他们是通过看公众号看微博学习的,虽然每天花了很多时间了解新东西,但都是3、4手的消息,而且找不到信息源。养成这种习惯既浪费时间,也得不到系统性的东西,半年之后没啥进步。

有时为了更有思考力,需要换位思考,这也是同理心中非常强调的。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例子是,以前人们觉得马车慢,想要更快的马。但其实汽车可以解决。

如果没有同理心,无法换位思考,只听客户的诉求,你大概率还是会给他一匹更快的马。

只有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之后,你才知道,他是想更快的从A地到B地。

以终为始是思考力里的一环,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一,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有目标。

反推下来,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应该服务于这个目标,这样会让你现在做的事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以终局思维,预设目标达成的效果,基于这个终局来作为起点,推演整个过程,路径会更加清晰。

这样防止在一些短期的事情上出现摇摆,也能降低焦虑。

要想思考,需要做一些精力管理与时间管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要把最好的思考时间交给有价值的思考。

学好时间管理,不要变成一个无头苍蝇,看似很忙,其实大部分事情没什么用。

要事第一,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习惯之一。

要对事情区分重要紧急程度,不重要不紧急的直接去掉,重要和紧急的事情优先做,要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提前规划起来。

有了这个管理象限之后,所有的事情就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表格,看到的事情临时记起来。

等有时间了再做整理。

我一般在路上听到、看到、想到一些事情就临时记录在手机便签上。

等到周末了,把便签一整理,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了。

有时骑车想到了东西,写东西不方便,就拿出微信语音给自己发个语音记录下。

要用好效率工具,比如日历提醒、todo list等。

要让自己进化,要接受评价与反馈,这些才是你前进的动力。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没有反馈了,反而无从学习了,学习就感觉没有目的。

等有了反馈,我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也更有目标感。

所以触达到自己的上限是很好的事情,这样你才能知道下一步要提升的点和方向。

解决问题时,要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将精力与资源放在核心点上。

要有区分主要和次要的智慧,这来源于你的判断,而不是外部短期事情的压力。

行动上要闭环,这个不是第一次聊了。

一件事情闭环了,才叫完成了,完成了才是你的。

从目标设定,打法确立,建立规划方向与落地节奏,抓执行,拿结果,看效果,做复盘,做分享,确定下一阶段优化重点,这些流程形成了一个事情的闭环。

目标设定要有实现路径,这个也聊了多次了。

无法达成的目标不是好目标。

要规划路径,目标达成的可能才会提升。

一个靠谱的人是自驱的,不管有没有别人要求,你都会找机会让自己成长。

不管有没有达到上限,都会找机会提升自己的上限。

要对时间有敏感,比如不迟到,其实就是一种自律,很多事情在自己做主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对自己严格要求?

有同理心,可以倾听,可以沟通,而不是单方面表达。

要终身学习,学习之路不是止于大学毕业,一生中总会遇到新的事情与新的问题,要对他们充满好奇,学习起来。

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多总结,养成一个平时闭环的习惯。

要做长期主义,知道哪些是无限游戏,哪些是有限游戏。

自己是自己成长的负责人,而不是你的老板,你自己没有成长怨不得别人。

你的机会是靠你自己的实力得来的,而不是别人施舍的。

可以想下,如果自己是老板,会花钱雇自己吗?

行动力上,要有横向沟通力。

横向的沟通与协调是比较消耗心力和体力的事情。

做好横向工作,要有心力。就是要认识到自己是一号位,是所有事情的第一负责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要结果导向。

用使命-定位-目标-任务的方式做规划,任务要责任到人,要给出任务的时间与交付物,关键节点要盯牢。要目标驱动,如果目标不清晰,路途可能有分歧和返工。

协同的关键在于换位,合作共赢,可以减少沟通与协调成本,背后其实是成本的博弈。

比如把一些事情放在对方的OKR里面,这样他有动力做这件事,因为做好了对他也有用。

要以数据为抓手,很多工作不好找抓手,数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周维度、月维度做数据通晒。可以让问题被看得见,也就提升了问题的解决效率。

一件事情要想明白,推的坚决。

如果目标没想明白,那么推动过程就会混乱,结果自然不好。

想明白,想清楚,做推演。

在关键环节的一些问题细节出现时,可以将问题快速框在一个已知范围内解决,而不会对全局产生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三个方面看待自己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升与进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8-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春哥talk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