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的数学模型

作者头像
timerring
发布2023-06-09 15:25:41
3030
发布2023-06-09 15:25:4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TechBlog

信道的数学模型

广义信道的数学模型

连续信道模型 和 离散信道模型

连续信道的数学模型

广义信道中的调制信道属于连续信道。我们所关心的是信号经过信道所得到的输出信号,信道内部的变化过程并不重要。可以用描述一定输入、输出关系的方框来表示。

连续信道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 可以有一对或者多对输入端和输出端;
  • 大多数信道都为线性,也就是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 信号通过此类信道具有固定或者时变延迟,以及固定或时变的损耗和衰落;
  • 信道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噪声,即使没有输入信号,也会有噪声输出。

连续信道一般可以看作一个输出端叠加有噪声的时变线性网络,输入输出关系如下:

r(t)=f\left[s_{i}(t)\right]+n(t)

其中:

$ s_{i}(t)$ 是输入的连续信号, r ( t ) r(t)r(t) 是信道总的输出, n ( t ) n(t)n(t) 是加性噪声

n(t) 独立于s i ( t ) s_{i}(t)s i (t) 。s o ( t ) = f [ s i ( t ) ] s_{o}(t)=f[s_{i}(t)]s o (t)=f[s i(t)] 实际反映了物理信道的特性, f [ s i ( t ) ] f[s_{i}(t)]f[s i(t)] 可以表示成信道单位冲激响应与输入信号的卷积, 也即 f [ s i ( t ) . ] f[s_{i}(t). ]f[s i (t).]反映信道的特性, 可以表示为:s 0 ( t ) = f [ s i ( t ) ] = h ( t ) ∗ s i ( t ) S o ( f ) = H ( f ) S i ( f ) s_{0}(t)=f[s_{i}(t)]=h(t) * s_{i}(t) \\ \boldsymbol{S}_{\boldsymbol{o}}(\boldsymbol{f})=\boldsymbol{H}(\boldsymbol{f}) \boldsymbol{S}_{\boldsymbol{i}}(\boldsymbol{f})s 0 (t)=f[s i (t)]=h(t)∗s i (t)S o (f)=H(f)S i (f)

$ H(f) $依赖于信道的特性, 可以看成是乘性千扰。

讨论:

1)连续信道对信号的干扰主要有两种 乘性干扰 ℎ(𝑡)和加性干扰 𝑛(𝑡),分析信道对信号的具体影响,只要了解 ℎ(𝑡)与 𝑛(𝑡)的特性即可。

2)分析乘性干扰 ℎ(𝑡)的影响时,可以把连续信道分成两大类:

  • 恒参信道,即 ℎ(𝑡)随时间缓变或者不变;通常将架空明线、电缆、光导纤维、超短波及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等看作恒参信道。
  • 是随参信道,即 ℎ(𝑡)随机快变化。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各种散射信道、超短波移动通信信道等可以视为随参信道。

离散信道数学模型

广义信道中的编码信道就是一种离散信道(数字信道)。离散信道的输入变量 X 、输出变量 Y 均为离散信号(数字信号)。信道的特性可用信道转移概率(条件概率)来描述。主要研究离散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特征。

例:二进制无记忆编码信道(BSC)

p(0 / 0)

p(1 / 1)

为正确转移概率,

p(1 / 0)

p(0 / 1)

为错误转移概率 , 我们有

p(0 / 0)=1-p(1 / 0)

;

p(1 / 1)=1-p(0 / 1)

半连续信道

输入变量 X 和输出变量 Y 一个为连续信号,一个为离散信号。如下图所示的 AWGN 信道,输入是二进制对极信号,输出是叠加了高斯白噪声的连续信号。

参考文献:

  1. Proakis, John G., et 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Vol. 2.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4.
  2. Proakis, John G., et al. SOLUTIONS MANU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Vol. 2.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4.
  3. 周炯槃. 通信原理(第3版)[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
  4. 樊昌信, 曹丽娜. 通信原理(第7版) [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3-06-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信道的数学模型
  • 广义信道的数学模型
  • 连续信道的数学模型
  • 离散信道数学模型
  • 半连续信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